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入南京城时,便大肆地搜捕忠于建文帝的文臣学士,方孝孺这个“建文新政”的核心人物就是在这时候被抓到监狱的。
软硬兼施,朱棣想招降方孝孺
朱棣在北平发兵准备南下时,他的军师道衍和尚(姚广孝)一路送出,到了北平郊外时,道衍和尚突然下跪。朱棣虽是个狂徒,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唯独对这个和尚特别尊重,因为他的起兵是道衍和尚一手教出来的,每当危难之际都是由道衍和尚给他指点迷津。朱棣外出打仗,他的老巢北平城里总能安然无恙,这都是道衍和尚的功劳。所以说朱棣看到他下跪,自然惊诧不已,赶紧将他扶起,并问他有何指教?道衍和尚说:“贫僧有一事相求,恳请大王恩准。”朱棣说:“先生有何高见速速说来,本王照做就是了。”道衍说:“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朱棣是一个极其狡猾的政治野兽,跟朱元璋一样,十分残忍,但道衍和尚的话他还是当回事的。因为他深知,要说当今大明读书人中的道德文章,方孝孺当为天下第一,要是让这样的天下第一号文化名人给自己登基起草诏书,还愁普天之下那么多的文臣学士不肯归附吗?所以进入南京城后,朱棣就急忙召见方孝孺,但召了好几次,都被拒绝了,他只好另想办法。
大明开国功臣廖永忠的两个孙子廖镛和廖铭曾受业于方孝孺,且听说他们的师生关系还不错;虽然自己是一介武夫,但朱棣也知道,对待这些读书人要给他们找“知音”。知音一旦来了,能谈的话就多,臭味相投么,沟通起来就容易了。朱棣拿定主意后,就叫人喊来廖家兄弟,让他们去劝降老师方孝孺。
廖家哥俩儿不敢违抗朱棣的命令,就来到了方孝孺的牢房,兄弟俩刚开口说明来意,方孝孺就发怒了:“你们跟我读书已经好几年了,难道还不知人世间义理吗?”廖氏兄弟受到老师的训斥后,就悻悻地退出牢房,去向朱棣复命。
黔驴技穷的朱棣,只得使用武力,他命令锦衣卫镇抚伍云将方孝孺强押上了明皇宫的大殿。只见方孝孺披麻戴孝全身丧服,一边被人拖着,一边放声大哭,悲恸之声响彻皇宫的殿堂。朱棣看见方孝孺已经被押来了,他马上从自己的御座上走下来,暂时控制住愤恨,假惺惺地装作慰问似得说道:“先生不要太痛苦,我只不过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
方孝孺马上尖锐的反问说:“如今成王在哪里?”
朱棣一副十分惋惜的样子,说:“他自己烧死了。”
方孝孺继续问道:“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为国君?”
朱棣回答说:“成王的儿子还太小,国家需要年长的国君啊。”
方孝孺继续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
这时朱棣已经被追逼到了理屈词穷的地步,他几乎控制不住了,向方孝孺走去,强作亲切但略带几分愠怒,回答说:“这是我们的家事,先生就不必操心过多了!”说完他转过头去,吩咐左右伺候好笔墨,然后带着几分温和的对方孝孺说:“我即将登基,昭告天下的诏书还非得先生起草不可啊。”
方孝孺气愤之极,将笔墨扔到地上,边哭边骂:“死就死吧,诏书绝不起草。”
朱棣露出了狰狞的笑容,说道:“你想死,没那么容易,你固然能舍生取义,但你难道就一点不顾念你的妻儿、亲戚和宗族吗?你不会不知道诛灭九族之刑吧?”
方孝孺大义凛然的回敬道:“别说是诛灭九族,就是十族,你又能把我怎么样?”
恼羞成怒,失控的朱棣大开杀戒
此时的朱棣特别恨方孝孺这张嘴,他气急败坏地下令,给方孝孺用刑。只见刽子手们死命地按住方孝孺的全身,用刀将他的嘴皮给割开,从嘴角一直割到左右两只耳朵旁,接着就将浑身血淋淋的方孝孺重新投到大牢里。
残忍的兽性终于爆发了,杀人是朱棣的拿手绝活,方家及周围的人开始遭殃了。朱棣下令将方孝孺的亲戚宗族和朋友门生全都关进了大牢,没逮一个就将他带到方孝孺面前,想以此来击垮方孝孺的心理防线。可方孝孺的内心固若金汤,连头都不回一下。
朱棣仍不甘心,还想强迫方孝孺为他写诏书。方孝孺忍者全身的疼痛,用尽全身的力气,愤怒的抓起了笔,在纸上唰唰写下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这下可戳到了朱棣心坎里,使得朱棣发狂了。朱棣歇斯底里地开始对方氏宗族、母族、妻族一一下手诛杀。建文四年六月,从南京到浙江,无数惨剧上演。
方孝孺的妻子郑氏和儿子方中宪、方中俞闻听噩耗,都自杀而死;方孝孺的两个女儿尚未成年,在被押往南京的路上,走到秦淮河边时,为了避免受辱,双双投河自尽。
据说,方孝孺蒙难之前,朱棣还曾进行了最后的威逼,谁知方孝孺越骂越勇,朱棣命人残忍地将方孝孺的嘴巴撬开,然后将他的舌头给割下来,顿时血流如注。方孝孺强忍着疼痛,将一口鲜血喷洒在朱棣身上。朱棣实在是怒不可遏,下令对方孝孺处以极刑。但在用刑之前,朱棣还想在精神上进一步折磨和虐待他,于是就将与方孝孺感情最深的弟弟方孝友放在同一天处决。
英勇殉难,汤显祖修方孝孺墓
六月二十五日,方孝孺写了绝命诗——
天降丧乱兮,莫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死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方孝孺最终被朱棣千刀万剐,时年46岁,殉难之地就是今天南京午朝门公园的午门,那里有一片“血迹石”,据说是方孝孺的鲜血喷洒到上面形成的。
方孝孺被杀,可怜到了无人收尸的地步。其学生廖镛和廖铭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偷偷为他的老师收尸,将其安葬在南京城外的聚宝山(雨花台)上。万历年间时,大戏剧家汤显祖为其修墓,立碑建祠,以示纪念。上题有对联:
起儒廉隅,一夕秋风生木末;
成仁取义,千年春草在长干。
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方孝孺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