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读书”这件事

看到这样一句话:读书的本质,是借命。觉得挺有意思的,觉得值得说叨说叨。

借命这个词,最初来自一个电视剧《借命而生》。内容大概是两兄弟入狱,在转运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一个死亡,一个得以越狱,隐名埋姓活下来的事情。

这,是实实在在的借命。而读书,又是让我们怎么借命的呢?

有句话说: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里。

我们每个人,阅历不同,走过的路不同,读过的书不同,接触的人不同,领悟能力也就不同。想法不同,选择就会不同,最终的结局,所能达到的高度也是不尽相同。

读书,就是学习他人已经掌握,并经过思考,汇总经验,技术,技能,把他人的智慧拿来为我所用。就是借他人之眼观世,借先贤的智慧明时理,借万千经历,经验故事活出自己的人生。

我们仅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靠自己的双眼去看,靠自己的经验去行事,显然是非常有限的。你看那些不认识字的人,他们说话做事的方式就会明白。而知识层次高的人,做事情会更周全,想问题也会更深远。即便是做一个坏人,也会坏的让人心服口服。

读的书越多,看到的世界也会越全面,也就越清醒,清醒的认识世界,更清醒的了解自己。

记得一位大师说过,自己只所以取得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和借命,是一个道理。

我们现在物质生活好了,读书学习的途径也有很多。各大图书馆也都是窗明几净,免费开放的。然而,我们的生活却被各种低质量,短平快的视频充斥,目光被他们抢夺,时间也被它们消耗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还有一个事实就是,现在的人们,被电脑,手机,AI这些获取渠道快捷方便的工具惯懒了,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不愿意脚踏实地去努力,总想投机取巧,把用工具获取的东西,署上自己的名字,工具不再是工具,是我们的主人,而我们心甘情愿地成为了他们的奴隶。

想想三十年前,油灯下读书,用长满冻疮的手翻书,满裤腿的泥浆只为到达学校读到书……现在物质,环境都改善了,读书反而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从古至今,凡是有所成就,能在史书上留名的,都有一颗勤勉好学的心。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是无数人的整个人生的组合。凡有所建树者,作品传世者,几乎均为读书无数阅历广博之人。

东坡的豁达清醒,李白的潇洒俊逸,杜甫的忧国忧民无不闪着智慧的光,而他们智慧的结晶,留下的作品,在经过时间考验后依然脍炙人口,熠熠生辉。读他们的书,捡拾他们的智慧,抬高自己,最是低成本,高回报的事情。

清人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同一本书,在不同年岁读,不同的人去读都能读出不同的味道,而这味道,正是你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

人是渺小的,终其一生所及之处毕竟有限,读书却可以将我们的精神,灵魂延伸至无线远的世界和空间。因为书中却凝聚着无数智者终其一生淬炼的思想。

读书使人不止活一世一隅,而是汇聚万千智慧于一身。那些铅字背后的灵魂,是著作者将他们最珍贵的生命体验慷慨相赠。

所以,读书是“借命”的说法并非用力过猛,反而是一种带有力量感的督促。中国60年代到80年代生人中,有多少人是通过读书实现了阶层跨越,改善了自身及家庭状况的呢?这何止是借命,都是改命了。

拿起一本书,翻动纸页,我们的生命的维度也将重重开启,虽身在原处,目光却变得辽阔而深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1.9.29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树苗,今天...
    小树苗成长日记阅读 2,812评论 0 1
  • 读书,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甚至有点落后的获取资讯行为。 读书是件苦差事 读书最大的意义,是在一个闲暇的时光里,用自己...
    被流放的诗人阅读 3,541评论 1 2
  • 我原先是不怎么喜欢读书的,可是我现在喜欢读书了,读书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生活习惯。也就是说,一天不读书和一天...
    青藏工务员阅读 2,405评论 0 0
  • 读书就是拆书,你要读书,但不能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你读书是为了用,那么你就要让书中的东西变为你自己的东西,这样才好用...
    一个普通的笨人阅读 921评论 0 2
  • 读书这件事 我从大一到现在坚持了三年多吧,无聊的时候一天能读几个小时不放下书,繁忙的时候(比如学生党最头疼的考试周...
    MJ是小王子阅读 1,4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