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分享,2019·12·02
康德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已。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做深刻的自我觉察,便会发现生气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
每个人都会生气,现在我就以自己生气为例,来为大家提供一个自我觉察的范例。
今天中午,老小(我家小儿子)给我打电话,说头痛,感冒了,下午不想上课了,要回家休息。我:感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能不能坚持下去?爸爸希望你是个能承受痛苦的男子汉。
儿子坚持要回家,于是我就生气了,在电话里大声说话。
那时候的我怎么了?其实,我在自责。我感受到,觉得自己没能力影响孩子,令他坚强起来,有一种挫败感和无力感。其实我在自我责备,而不是真的在气孩子。
可是我们气自己,却很容易迁怒。实际上我们是在怪我们自己,可是表达出来的,却变成我们是在责备别人。
所以,以后当你的父母亲在责备你的时候,其实是在责备谁?他们自己。
当你的孩子对你发脾气的时候,比如说,你的孩子在怪你,从小给他那么多的要求、期望,造成他人生巨大的痛苦跟压力。当你的孩子在对你发飙的时候,其实他在气谁?气自己没有达成你对他的期望。
以后,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在那个当下,你就要问自己,这里面有没有自责?其实生气本身,源于我们的沟通无能,源于我们对自己无能为力,源于自已无法控制局面而产生的愤怒。
平常我们自我觉察的功夫都不够,所以,我们就和大多数人一样,困在所有的喜怒哀乐当中。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在亲人朋友之间常常有很多情绪产生,这时候的自我觉察非常重要。如果缺乏了自我觉察,我们真的容易陷入痛苦。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产生什么情绪,我们都要回来做深刻的自我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