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烽烟——血色甲子(003)
各位看官您听好,今天咱们要唠的这段故事,那可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事件。是继秦末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末绿林、赤眉起义之后又一次农民大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提前准备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的农民大起义。
话说公元183年那个春天,冀州巨鹿郡(今河北平乡县一带)有张家三兄弟可不得了。老大张角年37岁,天生就是个搞大事的主,平日里穿着道袍通过施符水给人治病积累民心,暗地里组织“太平道”,要掀翻整个朝廷。这哥仨的故事啊,得从一碗符水说起。
当初,张角信奉黄帝、老子学说,以法术传授门徒,创立了“太平道”。他通过念咒符水治病。那年头真是天灾人祸不断,不是洪水就是大旱,老百姓跟韭菜似的被官府割了一茬又一茬。张角这小子脑子活泛,背着药篓子满山采草药,熬成黑乎乎的符水给人治病。您还别说,真有不少人喝了他的符水就退烧了!这消息就跟野火似的传遍十里八乡,没过两年,连徐州卖烧饼的老王都知道巨鹿郡出了个“活神仙”。
张角派遣弟子四处传教,十余年间发展信徒数十万,遍布全国八州。信徒们变卖家产投奔,道路为之堵塞,未达目的地而病死者数以万计。地方官员不了解实情,反而称赞张角以善道教化民众。
当时有个司徒(全国民政总管)杨赐看出不对劲,跟皇帝打小报告说:“这张角收买人心,早晚要出事!”可奏折愣是被太监们当厕纸用了,气得老杨直接告病回家。杨司徒的下属刘陶再次上书:“张角党羽已遍布京城,地方官员却隐瞒不报。应悬重赏通缉张角,敢包庇者同罪。”可是汉灵帝刘宏完全听不进,反而让刘陶去整理《春秋》条例。
要说张角真是个人才,他搞的这个“太平道”跟现在微商发展下线似的。八年间建立三十六部军事组织,大部队一万多人,小部队六七千人,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在京城及州郡官府用白土书写“甲子”字样。其部下得力干将马元义集结荆、扬两州好几万人,联络皇帝身边的宦官封谞、徐奉等人为内应,约定甲子年(公元184年)3月5日起事。
眼瞅着起义的日子就要到了,张角连庆功酒都备好了,谁成想自己徒弟唐周是个怂包,这小子跑去官府告密,把负责联络的马元义给卖了。洛阳菜市口马元义被五马分尸,同时朝廷还诛杀涉案者一千多人,当时整个洛阳城一片腥风血雨,血流成河。吓得封谞几个太监连夜把太平道的符咒往茅坑里扔。
张角在巨鹿很快得到密报,气得直拍大腿:“唐周这龟孙子坏了我的大事”。他连忙紧急传令各部提前起义。起义者头裹黄巾,二月间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焚烧官府,劫掠城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天下纷纷响应,震动了京城洛阳。安平、甘陵百姓甚至挟持藩王响应起义军。
要说这黄巾军起事那场面、那阵仗真不是一般的大。冀州(今河北一带)的烧官府,豫州(河南一带)的抢粮仓,连两个王爷都被老百姓捆成粽子献给了起义军。最猛的是南阳那边,太守褚贡刚出衙门就被砍了脑袋,官印还没捂热乎就换了主人。您要是在那会儿路过颍川,准能看见波才将军带着几万人把官军追得满山跑,那场面比狗撵兔子还热闹。
不过要说最绝的,还得数幽州(今河北、北京、天津一带)那档子事。广阳郡的黄巾军愣是把刺史郭勋的脑袋挂城楼上示众,吓得隔壁郡守连夜把官服烧了装乞丐。那几个月里,从冀州到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遍地都是黄头巾。各地的告急文书跟雪片似的往洛阳飞,当时汉灵帝正在新建的裸游馆里戏水。当八百里加急文书送到时,乍一听“黄巾贼已破十七郡。”吓得汉灵帝刘宏差一点摔了一跤。
可惜啊,这张角终究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几十万大军各自为战,今天你打县城,明天我抢粮仓,就是凑不到一块儿。再加上皇甫嵩这帮老狐狸玩阴的,又是火攻又是夜袭,硬是把波才的十万大军烧得哭爹喊娘。等到张角本人在广宗病逝,他那俩弟弟根本镇不住场子,没过半年就被官军包了饺子。
但您可别小看这场闹腾了九个月的起义。经这么一折腾,各地豪强都开始招兵买马——董卓在凉州养私兵,曹操在兖州练新军,连卖草鞋的刘备都趁机拉起了队伍。要我说啊,这黄巾起义就跟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似的,把四百年的汉家江山晃得摇摇欲坠。等后来董卓进京、十八路诸侯讨伐的时候,大家才惊觉:原来张角那碗符水,早把东汉的棺材板给钉死了!
原载:微信公众号《康乃翁文史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