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义》阅读第一天——学而第一(01)

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是孔子告诉他的弟子求学的目的、方法和态度。三个“不亦……乎”的重叠,一唱三叹,使人如闻其声,谆谆教导犹言在耳,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阶层,来自不同年龄段,他们都是被孔子的学识和修养吸引来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孔子懂得因材施教,擅长激发弟子心中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大家对名师名校非常重视:中考时大家都非常希望能考上拥有众多名师的名校,高中阶段也会想尽办法找到各科目的名师补习功课,大学阶段更是希望能跟着自己专业领域的名师学习。

自古以来,名师都可以吸引众多远在四方的学子慕名而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