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冰红茶、蜂蜜绿茶,新春特价!原价5块9,现价3块9,好喝看得见,便宜又划算——”
上海春申大润发超市里,我的叫卖声裹着年味,在熙攘的人群里打转。
这是我来上海后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第一次站在促销台前。
超市的促销区像个“小江湖”,大家不熟,便按促销的商品喊名字:卖太子奶的女生叫太子奶,推销统一饮料的男生叫统一,我自然成了康师傅。最有意思的是个卖酒的姑娘,性格豪爽,她干脆让大家喊她酒鬼,陌生的氛围一下子就热络了。
那是2005年春节前夕,超市里挤满了备年货的人,摩肩接踵。我攥着培训时记的知识点,眼睛盯着每一个路过的顾客:遇到愿意停下的,就细细讲饮料的茶香、酸甜、清爽的口感;遇到脚步匆匆的,就直戳重点——“两瓶绑一起才3块9,数量有限啊!”
一开始,我还拿着小本子记销量,可后来根本顾不上。我的叫卖声、堆头上醒目的价格牌,把大部分顾客都吸引了过来。有人不问,就直接拎走两三提,补货员刚补完货,堆头又很快矮下去了一截。
连晚饭我都只花10分钟扒拉完,转身就冲回岗位上继续喊。
等夜色漫进超市,人潮渐渐散去,快下班要报数量时,我却犯了愁,叨咕着“销量可怎么算啊”。
“酒鬼”熟门熟路地凑过来说:“没事大姐,我帮你算!”我赶紧谢她,她转身就去找店长借了扫描枪。当她告诉我“3378瓶”时,我立刻把数字发给领导,收到“卖得挺好”的回复,疲惫里瞬间冒起股甜意。
第二天我来得更早,货卖得也比第一天快。中午理货员提醒我,“库里只剩32箱了。”我刚通知领导没多一会,康师傅厂家的人就找了过来,夸我卖得好,还给我拍了照片,说要给新人当榜样。
到下午,最后两瓶也被买走,扫描枪显示“3622瓶”——两天加起来,正好是7000瓶。
可从第三天起,领导就通知我“货暂时进不了场,你先等通知”。我这一等就是七天,直到他喊我去领工资。
“你是9个促销员里卖得最好的,我们预计一周卖7000瓶的货,结果被你两天就卖掉了。”听到这话时,我心里忍不住一阵暗喜,原来自己真的做到了。他递来130块钱,说等货能进场再联系我。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这么结束了,之后也没再有机会,回到这家超市做促销。现在想起,哪有什么“诀窍”?不过是多说一句、多往前凑一步,把能做的都做到位。
就像那句常听的话: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努力”从来不是口号,而是攥在手里的、落在实处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