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悄然流逝中,天气日复一日地变冷,寒意逐渐侵袭着每一个角落。而在这渐凉的时节里,备受瞩目的“金九银十”期间,各大高校原本热热闹闹、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也在喧嚣与忙碌之后缓缓地拉上了帷幕。
尽管各大高校的招聘会已经拉上了帷幕,然而后续的面试流程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在面试N名应届生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对于初入茅庐,即将走出校园的应届生,要如何筛选?评估那些指标?面试中看重的又是哪些呢?
01 学历是您的入场劵
记得马云在某个演讲里说,“他招聘从来不看文凭”。然而他的公司,他的人力资源却把学历当成首要要素,实际上,不单是阿里,众多企业均把学历当作能否进入该企业的入场券。当然了,有些岗位,学历不是绝对重要的,有能力才是最厉害的。比如:销售,业务代表等。
其实除了学历外,学校也是入场券之一,因为有些企业对于学校也是有特殊要求的,记得有一年我们公司的招聘对于学校就是有一定要求的,只招收211/985之类的院校,除此之外一律不招。
还有专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如今能学的专业那叫一个丰富多彩,啥都有,种花种草、盖房修路、环境保护、会计、工商管理、计算机、机械设计.....
不过,在招聘会现场走一圈,一家家企业对专业的要求那可是各不相同。有专业不限的,比如:管理类、销售类、运营类岗位对于专业也没有要求,基本不看专业,只要学历符合,能干活就行。当然也有对专业有特别严格的,需要什么什么专业的,比如房屋建筑类,就需要是土木工程、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机械类、电气类等相关专业。
其实啊,工作这么多年,我慢慢还发现一个挺奇怪的情况,就是应聘会计岗位的很少是专门学会计或者财务管理的,多数都是半路转行过来的。如果您学的是会计或财务管理那么坚持很重要,很多人就是因为坚持不下去而转行的。
02 态度决定一切
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工作能力外,基本素养,态度也是面试成功的关键所在,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叫“态度决定一切”。当然啦!这个态度包含的意思可不少,像沟通能力、理解力、主观能动性,团队合作能力、价值观、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
正如:人有千千万,性格亦是千差万别。有的人适合搞科研搞研发,他们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持久的专注力,能够在枯燥的实验和数据中探寻真理。有的人则头脑灵活,喜欢挑战,毅然投身于销售行业,他们凭借着机智的应变能力和勇往直前的勇气,开拓市场,创造佳绩。还有的人对数字敏感,擅长于数据分析,会计等工作,他们在数字的海洋中畅游,精准地捕捉每一个数据背后的信息。
而衡量这些大多是通过“在校期参加过什么活动”“在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遇到问题您是怎么处理的”等,这些较为片面问题进行了解。实际上,在人才评估的领域中,是存在着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工具的,比如说:无领导小组讨论,这就是一种能够较为全面地考察应聘者综合素质的方法。
03 您的专业能力与应聘岗位匹配度有多少
对于大多数即将要走出校园或者刚刚走出校园,就像一张白纸的应届生而言,想要单纯地从工作经历之方面去判断应聘者的工作能力,这显然是不太现实,也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毕竟他们还未曾真正踏入职场,没有积累起丰富的工作履。
然而,企业又必须要去衡量您的胜任能力究竟与所应聘岗位有多大程度的匹配度,大多会通过“介绍您的专业”、“在校期间的实习经历或者做过那些项目”这几个有限的方面着手进行衡量了。
此外,还可以通过结构化面试这种方法,通过提前设计好的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考察。
04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在面试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不可避免的遇到这样的问题,“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您学的是***专业,毕业之后想找什么样工作?”
在历经N名应届生面试后,我发现,对于此类关乎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仅仅只有为数不多的应届生能够展现出对于未来清晰且明确的规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找什么样工作。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占据大多数的应届生却处于随风逐流的状态。他们似乎没有坚定的职业目标,总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考研、考公,考不过我就随便先找一份工作,能干啥干点啥。就像有些应届生,在求职时毫无针对性,只要有单位愿意接收,不管工作内容和发展前景如何,都盲目接受。
然而,这样的行为表现,往往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每天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混混噩噩,上级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听话,便于管理。
有位同事,他的领导对是这样评价他的,“您让他做什么他都会去做,哪怕加班加点也能完成,绝无推脱之辞,但如果你不提出要求,一天完成的也是他,两天完成的也是他,五天七天完成的还是他。倘若仅依据能力来为其涨薪,并不建议;要是从工作年限以及私底下的人情往来考量的话,那倒是应该给他涨薪了。”
所以,对于未来缺乏明确规划之人而言,从公司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这样的员工其实并不利于公司的成长和进步,正如拿破仑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所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如果在职场这个充满竞争与机遇的环境中,没有想登上领宝座的决心和勇气,缺乏对自身职业的长远规则,那么很难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潜力,取得出色的成绩。
总之,在面对众多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应届生时,如何准确地筛选出符合企业需求和发展的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