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工作”

看了这则新闻,更多的是无奈与同情。十三四岁,多好的年纪,叛逆,早恋,网吧……这些他们都没机会体验,甚至与父母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

可能由于家庭条件或者自己对读书不感兴趣辍学回家。这种情况在每个地区都会发生,多或少的区别而已。

家庭贫困无力维持上学,辍学后在家闲着,要么种地,要么闲晃。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估计他们也坐不住,得谋生计吃饭呀!死死的守着一亩三分地,祖祖辈辈生活死循环。为了多挣钱,也许出去学门手艺有更大出路,相信这些孩子选择了远行。

新闻出来,小作坊老板确实雇佣童工并因弱势群体进行工作压榨,触犯法律,必须受法处罚。仔细分析,这些孩子因为未成年,出来工作,在法律上是童工;那在生活中他们是什么,该怎么样安放他们的青春?

有人因为贫困,有人因为自由意志,不管怎样的原因,他们最终辍学。花季年纪,正好是接受新事物的最佳时期。不上学,不能打工,在这期间他们能干什么?一无所求?还是百无聊赖?亦或成为网瘾少年?这段青葱的时期,对其未来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心智尚未成熟,是非不分不分析,好会难拿捏,很容易误入歧途,或者颓废。这个特殊的年纪碰上特殊的环境,怎样做既让孩子健康成长又能使其有事做,有所期待。国家,社会应该思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