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洲古镇出来,天刚好放晴。车行在214国道上,隔着大片青绿的水稻田,洱海在远处闪着金光,右边是苍山巨大连绵的山体,看上去近在眼前。
过了南诏保和寺的路牌,车子拐进窄窄的乡道,朝山的方向开去。云峰村是一个安静平和的白族村落,举目望去皆白墙灰瓦,石板路上偶有一二村民出没,看不出哪儿有客栈的样子。一直开到村子最里面,路边有白族大妈摆卖蔬菜和鲜鱼,一转头,店主阿岑站在路边笑意盈盈地迎接我们。
来过大理的人都知道,传统的白族民居,多为"三坊一照壁"结构,三面房屋,一面照壁,围合成院子,就像下面这样:
白族民居
从外表看,小重山就是一橦普通的白族房屋,然而一进院子才发现:它的照壁不是墙,而是一整座苍山!
初见小重山
阿岑说,当时她们为了找到理想的店址,沿着苍山下的村落一个个看过来,当走进这个院子,面对着连绵群山与绿色原野,脑海里有个声音说:就是这里了。
无敌山景
时值盛夏,草木幽深,小重山被深深浅浅的绿色包围,苍山深沉的绿,玉米地狂野的绿,核桃林温柔的绿......坐在院子里,闻着空气中的草木香,心忽然就安定下来了。
喝茶看山
小重山在村庄的最南端,紧挨着苍山十九峰第四峰莲花峰,清亮的茫涌溪从村旁流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像一个隐秘的梦中花园。
民宿由三栋老木楼改造而成。左边一栋是公共空间:咖啡厅在一楼,书画室二楼,楼顶是看山观海的大露台。开放式大厨房和公共洗衣房。
咖啡厅
现摘 现磕
画室
厨房
另外两栋木楼改造成八个房间,是我喜欢的北欧风格装修。大玻璃窗把阳光和绿色引入室内,黑白灰的简洁硬装,搭配上蜂蜜色原木大梁和家具,带一点黑色系的摩登,又保留实木的温醇,混搭出恰到好处的微妙质感。
正午的阳光炽烈,大家都在午休,客栈里异常安静。独自在酒吧喝茶,翻着闲书。彼时白云如奔马掠过,光线泼水般倾泻下来,天空像海一样深蓝。客栈里的两只小奶猫,梦梅和丽娘,正在院子里合力驱赶进犯的野猫,波斯菊丛里传出悉悉索索的声音。
想起了那首《门前》: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一切都刚刚好,这正是一个理想的下午。
夏天午后
亮亮、小帅、猫
大理日落的晚,七点来钟,天色才开始微微转暗,外出的客人纷纷归来,厨房里透出温暖的光线,晚餐开始了。
小重山有一个开放式的大厨房,厨房里有一张大大的桌子,天南海北的人坐在一起,象一家人一样热热闹闹吃饭。洱海的活鱼活虾,苍山上刚下来的野菌,田里现摘的青菜、豆角和西红柿,切切炒炒就是菜,又厚着脸皮找阿岑讨了一坛野蜂巢泡的青稞酒,于是酒菜都齐活了。
备餐
开吃
酒过三旬,大家围坐在餐桌旁,90后店长nik姑娘弹起尤克里里,60后住客梁大哥弹着古典吉他,老中青三代人开始了歌曲联唱。孩子们有时偷偷过来瞄上一眼,不知大人们为何如此高兴,又跑到一旁撸猫、打游戏去了。
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让我们了解世界的丰富与多元,它促使不同地域、不同经历的人们相互接近。你会发现,原本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会表现出难以置信的友善。
也许是青稞酒太过浓烈,也许是当晚的月光太过明亮,总之后来大家都有些醉意了,歌声在苍山下飘的很远,草木的香气愈发浓烈。微凉夜色中,我看到了人们眼睛里的光亮。
斗琴
听众
我喝高了,真的
夏天的大理每晚都会下雨。淅淅沥沥的雨声,有点吵人,又像是温柔的催眠曲。也许是氧气太过充足的缘故,很早就醒来了。推开门,小重山还在沉睡中,院子里的木头平台被雨水打湿,在核桃树的暗影里闪闪发亮。
三楼露台可以看苍山十九峰全景,此时群山沉默不语,小村万籁俱静,饱含水份的云朵停在山腰,轻盈又有重量,黛青色山影中有飞鸟掠过。
这是属于小重山的,独一份的美。
小重山早晨
山中一夜雨
这几年,洱海边的客栈开得如火如荼,已有三四千家之多,客似云来的同时,也带来了喧嚣和污染。与大多数人逆向而行,把民宿开在这山野僻静之地,餐饮、交通等都面临诸多困难,从经营的角度考量,未必是好的选择。
可置身于这间苍山脚下的小小民宿,有缘在草木幽深的长夏,长久地凝视威严的群山和细小的河流,看碎云累积在空茫中飞行,会觉得她们当初的决定是值得尊重和赞赏的。小重山向人们展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活着本可以是简明、安静和值得尝试的。
小重山的前世今生
小重山的前世今生
七八月是云南的菌季。山中一夜雨,牛肝、鸡枞、青头菌们便急匆匆从林子里冒出来,正是釆菌好时节。
客栈里几家人相约一起前往,阿岑帮找了村里一位老人做向导,老人家今年七十有二,当过兵,在苍山上当过十年护林员,熟悉每一片林地、每一汪泉眼、每一个菌窝。
老向导
我们从云峰村后的小路上山,海拨渐渐升高,大理坝子出现在眼前。
出发
爬升
菌子们开始零零星星的出现。
初现
老向导告诉我们,村民们早上四点就上山釆菌了,有路的地方,菌子肯定被搜刮一遍了。要想采到好菌子,必须去到山高林密之处。
于是小分队向更高处进发。经过一汪清亮的泉水,渐渐地没了路,我们钻进了遮天蔽日的松树林里,厚厚的松针深可没足,蕨类植物长的比人还高。
不知谁喊了一声,象变魔术一样,一丛丛鸡枞菌突然间出现在视野里面,树下、坡底、灌木丛边,孩子们兴奋地在密林里钻来钻去,这是他们的菌乐园。
多年以后,这些山林穿梭的时光所带来的欢喜和宁静,也许仍会被他们记起,那是游戏机和主题公园所不能给予的。
采摘
鸡枞
小憩
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