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币的创造机制,人们总是有许多误区。许多外行人会以为,央行所谓的创造基础货币,就是打个电话给印钞厂要求他们印刷几张钞票,然后丢到市场那么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基础货币创造机制
现代货币发行机制沿袭自金本位而来。在金本位时代,金子就是代表财富的通货,金子可以换来粮食与土地。
二战前以英镑为主导的金本位制是百分百保证金制度的金本位制。英国每发行一英镑,都需要固定的黄金实物作为担保。
二战之后,全球的金融体系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主导,美联储发行美元与黄金挂钩,但黄金美元没有百分百的保证金保障:不保证每35美元的发行都有1盎司黄金作为担保,而是一种类似于货币乘数的机制:美联储拿1盎司黄金作为抵押物抵押给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印刷出35美元交给美联储。美联储再将35美元投入公开市场购买公开市场的黄金,这些黄金可以继续抵押再印钞…
由此“特里芬难题”愈加暴露出来:a.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源源不断的美元流到全世界,这导致美元必定会贬值,美国会有贸易逆差;b. 美元锚定黄金,因此美元必须保持价值稳定,美国必须有贸易顺差或者至少贸易平衡。黄金以及黄金美元具有必然的通缩属性,刺激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货币流动,不再适应在现代世界当作通货了。由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的发行由黄金作为抵押物变成了由国债作为抵押物。
信用货币时代,美元的基础货币发行大致遵循这样的流程:
- 美联储将手中价值1亿的基础资产(也许是美债)抵押给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印刷出1亿美元交给美联储。
- 美联储将这1亿美元投入市场购买美债,这相当于美联储给美国政府发放了一笔贷款,这个时候全社会增加了1亿美元的流动性,美债价格被推高,美债收益率下滑。
这样一来一回,原本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是空的,现在变成了资产项新增一笔美债,负债项新增一笔美元(即Federal Reserve notes, 下方附录4的realease页面)。这种行为就是扩表。 - 美联储将这价值1亿的美债再抵押给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再印刷1亿美元交给美联储。
....
如此循环往复,鸡生蛋蛋生鸡,基础货币便制造出来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越高,说明美联储下的“蛋”越多,社会的流动性越充足。
美联储法案规定了其一切包括扩表缩表等货币行为,都旨在达成以下目标:促使就业充分、物价保持稳定、长端利率水平温和。
2022年以来,在欧美世界通胀飙升的背景下,美联储开启了激进的加息与缩表流程。截至2023年2月,其资产总额是8.38万亿,这个数额可以认为是美元基础货币数额。在商业银行运作下,基础货币经过多轮派生,美国的M2数额是21万亿。美联储历年资产负债表趋势如下图(附录5):

基于外汇占款的基础人民币创造机制
一个国家的信用货币的发行需要有抵押物。100年前英镑的发行以黄金作为抵押,如今的美元发行以美债作为抵押,而如今的人民币也不例外。人民币的发行主要以外汇占款为抵押,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人民币以美元为锚”。但这一项近年来占总资产的占比有下降的趋势,另一项“货币当局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的占比越来越高:

首先是以外汇占款为抵押物创造的人民币,其创造机制大致如下:
- 银行代客涉外收款:出口商赚来了一笔美元,无法在境内直接使用, 首先存到了商业银行种。
- 银行结汇:企业要求银行结汇,即把美元存款换成人民币存款。
- 外汇占款:商业银行手中多了一笔美元,少了一笔人民币。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要求结汇,由此人民银行资产项多了一笔美元,负债项多了一笔人民币。这个过程与上面的美联储以美债为抵押创造美元类似!
外汇的来源不仅仅是出口一项,实际上我国外汇有以下几项来源:a. 出口与贸易顺差;b. 直接投资顺差,也就是外资带着美元直接来中国建厂投资;c. 热钱流动,包括国际金融资本经过QFII通道购买A股、香港国际资本经由沪深港通购买A股、投机者做多人民币等。在这个框架下,美元就是人民币的锚与抵押物,人民币的价值取决于我国在全球化贸易体系里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的出价。
存款型银行创造的基础人民币
这一项目与基于美债创造的基础美元类似,并且近年来在人行资产项的占比越来越高,有逐步替代外汇占款之意。这一项在人民银行官网的资产负债表种叫做“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Claims on Other Depository Corporations”,在统计局的数据中则叫做“货币当局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是指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后,所形成的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信用社等可以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债权。央行在此科目进行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包括逆回购、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
举个例子,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投放一笔1亿人民币的7天逆回购,由此人民银行资产项的“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一项新增1亿元,负债项的“储备货币”一项新增1亿元,由此完成了扩表。7日后,这笔资金回笼,人民银行收回商业银行的1亿元,资产与负债两端消去这部分数额,由此完成了缩表。
在2014年之前,该项目的规模比较平稳,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仅4%左右。2014年后,随着外汇占款增长放缓,央行增强了主动提供基础货币的能力,陆续推出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搭配使用。2015年“811汇改”后,央行OMO操作愈加频繁,此外还新设了MLF、TMLF、PSL以及各类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对其它存款性公司债权显著增长。截至2022年5月,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余额达到12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约为31%。
附录
[1] 美联储加息是什么意思? - 干货逻辑的回答 - 知乎
[2] 人民币,你拿什么抵押给人民? - 坏坏的野路子的文章 - 知乎
[4] 外汇占款是如何来的 - 楚郡隐客的文章 - 知乎
[3] 看懂美联储资产负债表 - 国信证券
[4]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公开报告
[5]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趋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