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与毕加索一生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一个身价400法郎,一个身价395亿人民币。毕加索的营销之道。
首先,毕加索不仅会作画也会“卖”画。毕加索会在卖画前先开一个画展,邀请一批画商来参加。这时,毕加索就会向画商们介绍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如创作背景,创作思路等。毕加索把画商们带入一个情境之中,让画商们感同身受,从而对画产生一种“这幅画很有价值,艺术性很好的感觉”毕加索的画也因此高价卖出。
反观梵高只会作画不会“卖”画,虽然一生画了900多幅油画,但有生之年只卖出过一幅画。即使画作再好,却并不是人人都理解,都会观赏这幅画,没有人对此有兴趣,价钱自然也就不高,甚至无人购买。
其次,毕加索也会“刷脸”。毕加索出名之后,即使购买很小件的生活用品也喜欢用支票付款。因为在毕加索成名以后,店主与其拿着这张支票去银行兑换那么小额的一点现金,倒不如将这张有着毕加索亲笔签名的支票当作艺术品,赶紧装裱收藏起来,至少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纪念品,说不定以后还能升值卖出去。于是,为了不花钱也能购物,毕加索就用支票去结账,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名人“刷脸”。而且毕加索这样做也使得一些不关注艺术的人认识他,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使自己更加广为人知。
在回过头来看梵高,画作无人赏识,更不要说是出名了。一生默默无闻、穷困潦倒,失去弟弟的接济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梵高,造成梵高自杀。
再次,毕加索深谙品牌溢价原理。毕加索在1973年为法国波尔多罗斯查尔德家族的酒庄——木桐·罗斯查尔德酒庄设计酒标时,并没要酒庄付他钱,而是接受一批葡萄酒作为稿酬。毕加索认为,这批酒因为贴上了自己设计的酒标,其价值必然会飙升。除了可以留下来自己喝,将来拿出去卖,也一定会有更高的溢价。由此可见,毕加索真是一个深谋远虑的理财高手。
最后,毕加索与人交际能力强。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这是毕加索的全名,恐怕连毕加索自己也未必记得住。但这个名字却显示毕加索家族本身就蕴含着的现代商业基因。
据说,毕加索家乡的人在起名时,除了会把祖先的名字加进去,还喜欢把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亲友的名字加进去,其真实目的是想拉近自己与对方的关系。
在他们看来,构建诚实可靠的人际关系无比重要。我们现在说,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社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是社交商业,而社交商业的基础就是互信。可见,毕加索天生具备社交商业的基因。
梵高是穷死的,毕加索是富死的。梵高穷的原因在于有生之年无法实现与他人的价值共享,而毕加索生前就实现了品牌溢价。毕加索有言:“我画的不是事物的表象,而是不能用肉眼看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