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痴迷大海。
可以一整天坐在礁石上倾听浪涛来回奔跑的声音。
如果不是长期浪迹海岸线会变得越来越喜好孤寂而难溶这尘流滚滚的社会,我挺乐意一直待在海边的房子里,随便勾勒一笔海洋的肌肉,吟叹两句海洋的诗句。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啊,早没了英雄浪漫主义的激情,假如我今天写出一条巨鲸或者海神波塞冬出没,很多人就会呲之以鼻:闲的蛋疼,顶多允许跳出一两只海豚娃娃差不多。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大湾区的海水渐渐变得湛蓝,以后再多的海洋生物汇聚也不再是一件稀奇事。
大海与陆地,本來就是相互依存,兼收并蓄的。从面貌上看,陆地总是亘古不变的,一变就是山崩地裂;海洋总是动荡不安的,一旦不变就是极寒冰结。所以变与不变,谁可以厚此薄彼呢?
连接世界的是海洋,但人类的家园在陆地,在海水中无论如何超能,終就要回到地面(包括船上、木筏)。只是在某一阶段,人类觉得太封闭了,向海洋去;太浩渺了,回陆地去。
大自然造物,真是神奇。
陆地上有的,海洋也要匹配。別说人的血液成分与海水差不多。你看,大地上有最高的山,海洋也有;地上有最深的峡谷,海同此。岸上有马、牛等,海里就有外貌差不多的海马、海牛,而不是名称强扭的。只不过,所有的河流終將汇入大海,所有大地上的尘埃将伴海洋而沉积。
对一个习惯陆地生活的人來说,迫切想了解曾经是海盗纵横,探险家、远征者乐园的海洋也是好奇心的驱使。
那么这样一来,海洋的文化、生态、植物、巨鲸以及交融的渔业,民俗,海岸线变迁等的确可以投入些精力去与海洋女神邂逅了。
可能是太熟悉陆地了,探索陌生事物的天性无处释放吧,研究海洋,掌握尽可能多的海洋知识,阅读更多海洋辞典书籍已成为我最好的消遣。而借定居海湾之利,感悟海,体验海洋生活,感悟海的生生不息的呼吸更是得天独厚:潮涨了,那是来自太平洋的新鲜潮头,悠悠荡荡注进海湾;潮落了,沐浴着夕阳,急急退岀赶赴另一场约会。变幻万千,挟裹万物,这天地间最豪迈的浪子。
作者简介:蔡启军(深圳跋涉者),襄阳人氏,定居深圳。多年行銷经历,擅长项目攻关与品牌营销。走遍东西南北,阅尽风土人情。曾在《长江日报》《中国经营报》发表多篇文章,为多家门戶网络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