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时睡眠论

最近很多地方都有文章说,这个“8小时睡眠论”把我们都坑了。确实在印象中,都有点关于睡眠时长的观点,有7个小时的,有8个小时的,有说6个小时的。我们不讨论在不同生命阶段里所需要的睡眠时长,小朋友,老人之类的,可能会有些偏差。在青壮中年这段时间里,我们会受到因睡眠质量而带来的困扰,特别是在当下移动互联网的世界里,晚睡,都快成为社会问题了。

我曾经也很长时间这样,不到夜里1点半闭不上眼,明明痛苦,焦虑,自我厌弃,但难以戒除。大多数人的熬夜,和努力无关,仅仅是放纵和不自律的结果,是逃避内心空虚的手段。

躺在床上,看着手机,毫无目的地拨动指尖,滑动着屏幕。只要你不停下来,它永远有新鲜的东西喂养给你,我们被这块小小的电子屏幕驯养成了一只只信息饕餮。刷过某音吗?真的没目的,就是被动吸引。大家都有工作,要上班得早起,但你晚睡熬夜,必然睡眠时长不够,精力很难恢复。你肯定也有下定决心要早睡早起,身体好的时候,可就是很容易屈服于熬夜的快感。《睡眠革命》这本书,能帮助大家解决这个恶性循环,掌握你自己的失眠习惯。

看完书你会发现,关于睡眠的常识,大多都是错误的。比如8小时睡眠论,比如可以早睡,晚起来补觉,都是错误的。那如何才是正确的睡眠习惯呢?

1、和生物钟对着干,我们永远是输家

生物钟又叫昼夜节律,它内置在每个人的体内,它要求身体像我们的祖先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被科学研究证明过的,昼夜节律是写在我们的基因里,基因所控制的蛋白分子控制着我们的活动。昼夜节律就是该睡的时候睡,该醒的时候醒。违背节律身体就会受到疾病的惩罚。

2、我们都被“8小时睡眠论”给坑了

你听说过,可能也知道,或者就是这么认为的,要有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才能保障身体的最优状态。但你好像没那么明白为什么是8小时。《睡眠革命》告诉我们:8小时其实是每晚的人均睡眠时间,但不知道何时起变成了普通适用的推荐睡眠时间了。一味追求8小时睡眠反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破坏睡眠起着反作用。

评估和衡量睡眠质量应该看睡了几个睡眠周期,执着于睡了几个小时没睡眠意义。一个睡眠周期是90分钟,会经历非眼动睡眠、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几个阶段,这个过程就像下楼梯,下得越深睡的越深。一个周之后,会醒过来再进入下个周期,当然通常我们不会记得自己醒来过。90分钟是计算睡眠时间的基本单元周期,充分的修复和睡眠都是按周期走的。如果一直困在半梦半醒的浅睡眠阶段,睡多久也没用。

3、请尝试顶尖运动员所用的R90睡眠方案

解决睡眠焦虑,来看看如何制定R90睡眠方案吧。

1、设定固定起床时间

这是R90方案的定海神针,是唯一必须固定不变的设定。所以选择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应该是一件慎重的事,要务实,不要不切实际。理想的固定起床时间,是比你必须上班、上学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间至少早90分钟。这样在睡醒之后,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不会慌里慌张。不要把起床时间跟日出时间隔得太远,不然就会违背昼夜节律。

2、推算理想入睡时间

根据固定起床时间,推算自己的入睡时间,再加上你入睡需要的时间,就是你要上床睡觉的时间。不知道自己的理想睡眠周期的话,需要去探索。方法就是确定好固定起床时间,先按5个周期去设定上床时间,如果都在固定起床时间之前就醒了,那你不需要5个周期。如果觉得睡不够,那就提前上床时间,增加睡眠周期。

3、睡前睡后的程序不可忽视

睡前要照顾好身体的功能,睡前不要进食、大量喝水、要排便排尿,以免消化系统干扰睡眠;电子产品会产生蓝光,妨碍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用来给我们助眠的。可以换成看书,听书也行。睡前轻微运动也是助眠的。如果脑海里想法太多,可以尝试写下来,清空脑袋才好入睡。起床之后,就是沐浴日光和补充水分和营养。日光可以促进我们体内血清素的分泌,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地醒过来。补水和吃早餐是比较重要的,就不多说了。

4、把日间小睡纳入身体修复日程

基本上就2个时间段,中午的1-3点,傍晚的5-7点,这个时候的30分钟小睡会有不错的修复效果。但不建议插入完整的睡眠周期,会干扰夜间睡眠周期的。

把握好自己的睡眠周期,不见得你需要睡多久,你的精力会变得好很多,心态也会好很多。顺应昼夜节律,该睡的时候觉得困,该醒的时候清醒,不慌不忙,惬意舒服。

愿我们都有一个好睡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