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实在不忍心看你们吹爆它

2019快过去了。

这时候,哪句话最让人心惊?

“第一批20后即将诞生,他们看90后,就像90后看60后。”

不。

对Sir来说,是这句——

“2019,你读了多少本书?

这比问年龄更私密,比问收入更敏感,因为它仿佛将你的身体、身份、地位全都剥离,只剩下一个颗透明的灵魂在聚光灯下被审问。

最近有一部国产纪录片,得到了豆瓣9.5,B站9.9的高分。

但Sir相信,这分数有很大一部分出自诚惶诚恐的恭维——

久仰久仰。

惭愧惭愧。

对不起,怠慢了。

《但是还有书籍》

枯坐

中华书局。

一个古籍爱好者心中圣地般的存在。

俞国林,是这里的一名古籍整理编辑

谈到职业,他有“自知之明”——

编辑这个行业呢

时间和质量是成正比的

时间投入越长

可能质量越高

新媒体编辑蹲热点,求快求爆。

古籍编辑却守“冷点”,清冷寂寥。

为此,隐没到书海中去,把冷板凳坐穿。

十年寒窗无人问。

哪怕编纂出版了一部巨著,也只是在业内有名,天下仍然无人知。

释读考订、校对纠错、验证资料……

手上捧着的是前人一辈子的心血,俞国林如一个虔诚的僧侣,不敢怠慢。

他经常出入各大图书馆和档案室,检索大量史料。

有时,为的仅仅是补全其他版本漏抄的几个字。

而在大量的资料查阅过程中,很可能发现之前长期被忽略的矿藏。

俞国林最自豪的“战绩”,来源于此。

阅读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他发现了一页郑天挺的日记。

郑天挺是谁?

西南联大的总务长。

西南联大史,向来极富魅力又神秘。

魅力在于,那是一个大师云集、人杰辈出的黄金时代。

神秘在于,对于那段历史,目前挖掘和整理的一手史料,其实远远不足。

俞国林联系上郑天挺的后人。

不得了。

一挖,就触到一座井喷的油田。

郑天挺从1938年写到1946年的日记,巨细无遗,至今在家中保存完好。

这可把俞国林馋坏了。

他马上出发赶往天津,和郑天挺家人协商日记的整理出版事宜。

但,他被答复。

NO。

由于日记里记叙了不少家庭私事,这让郑家人对于公开出版感到为难。

一次不行,再来一次。

俞国林年复一年地上门叨扰,甚至和郑天挺的儿子成了忘年交。

我是这儿的常客啊

反复磨了13年。

终于让郑家人达成统一意见,同意出版郑天挺的日记。

历经又一年的7、8遍校对,日记终于问世,大获学术界和媒体好评。

俞国林入行不过19年。

一本上下两册、销量绝对欠佳的书,就占据了他13年的职业生涯。

而人一生,又有多少个13年?

到底为了什么?

不过为了留住一个时代的底蕴和记忆。

遗忘是人之天性。

那么书籍,则是不甘屈于天性的对抗。

人类历史至今,我们只发明了这一种时光穿梭工具,因为还有书,昨日可追。

背叛

当代文青,言必称村上春树、菲茨·杰拉德、马尔克斯。

这群对各国文学如数家珍、侃侃而谈的书迷,想必会感谢他们——

文学翻译

语言,是阻隔交流的天堑。

而译者,就是编舟摆渡的那个人。

因为有他们,思想层面的“全球同此凉热”得以真正实现。

翻译,是为了打通现在。

范晔,自号“象寄临深履薄仓皇右使”。

象寄,是他的职业,翻译的古称。

临深履薄和仓皇,是他面对这份工作的心态:

战战兢兢、难以拿捏、狼狈疲累……

这深渊不是别的。

正是《百年孤独》。

范晔是这本20世纪文学巨著,首个授权中文版的译者。

一出版,就是现象级。

2010年,北大西语博士范晔,出任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孔子学院院长。

好大的头衔。

但他更看重的,足能远离搞文学翻译的那份仓皇和孤独。

是的,他不敢

直到一封邮件到来。

邮件内容很简单——

马尔克斯将首次授权中国出版《百年孤独》。

版权方邀请他参加试译。

虽然犹豫,但范晔不允许自己说不。

穷尽毕生所学,和大师“过招”,在一本巨著上留名,对每个译者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这是一个习武之人

和功夫大师过招的机会 是吧

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范晔脱下西装革履,发型重回油腻散乱,日夜枯坐案牍,顺利通过试译,成为中译本唯一译者。

出版社要求他十个月内完工。

在此期间,范晔要做的工作包括:

完整阅读马尔克斯的其他作品,找准作者的语言风格和作品基调;

研读学术界关于《百年孤独》的研究论著,全面理解作品的意涵;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一字一句反复阅读西语原文。

《百年孤独》原文纸质书,被他翻看到几乎散架。

但,即便如此打磨,即使中译本大卖,他仍卸不下他的“临深履薄”。

因为范晔深知,翻译是遗憾的艺术

如但丁所说:“译者即叛徒。”

只要经过语法转化、词序加工、字句润色,原文意涵必会发生变化和损失。

一个优秀译者能做的,也只是尽量减少这一过程的损耗,并且在神韵上,接近原作者的表达。

《百年孤独》中译本,并非全是好评。

有读者批评他的译本过于流利,完全打平了原著那些粗糙、崎岖的部分。

但这种流利,也是范晔多次阅读文本后,所作的取舍。

因为原文给他的感觉,“如大江大河一发不可收拾”,是用最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拉美大陆的荒诞。

是否准确无遗?

用这个词是不是好一点?

这个表达是不是和原意有偏差?

站在巴别塔的废墟上远眺,范晔们势必将继续纠结、徘徊,苦觅。

艰难或许就在于。

爱书的人,要找到背叛书的勇气——

在所有背叛的方式中,找到最问心无愧的一个。

望穿

纪录片贵在

说实话,Sir很是厌烦这几年纪录片造出来的一个个“神”。

哪来那么多神?

还不都是活生生的人。

还好,《但是还有书籍》没有神化这群书的职人。

于是,我们才看到了俞国林整理校勘古籍的单调无聊。

看到了范晔因为一字一词狂挠脑袋的纠结苦闷。

也才能看到一个丧丧的文学主编——

朱岳。

同行问起近况。

一脸尬笑——

还那样

描述自己一天的工作——

进来

开电脑

然后看看豆瓣

然后看会儿稿

看会儿邮箱有什么事儿

然后一天就过去了

枯燥乏味且无聊。

朱岳年轻时,深受这种空虚感折磨。

在他看来,小说家才是上帝,编辑是在当仆役。

直到39岁那年,朱岳偶然读到台湾作家袁哲生的一本小说,叫《寂寞的游戏》。

他深受震撼。

觉得这么优秀的作品,一定要引进内地,让更多读者有机会接触到它。

但。

连找了100多家出版商,没人愿意接手。

朱岳气不过,还拉黑了一个不肯帮他出版的朋友。

幸运的是,在朱岳的坚持下,《寂寞的游戏》通过媒体得到了曝光推广,收获拥趸。

还入选了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之列。

这让朱岳经过10年的浑噩后,找到了坚持这份职业的力量——

有些好书,自己不去发掘,那不久后,它可能就会永远消亡。

这份动力,能治愈朱岳的丧吗?

他仍然一直发愁,头越来越秃。

还会因为梦到老板决定放弃不景气的文学出版而惊醒。

那种沮丧感

真是一直带到醒了之后

困扰他的庞然巨物,是未来。

你经常听说“拉美文学爆炸”,也有人听说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是这场爆炸的一个反射波。

但在朱岳看来,华语文学正在发生一场自爆。

大师级水准的新生代作家在涌现。

但,因为地处华语文学的边缘地带,比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台湾的华语作者们,始终籍籍无名。

仔细想想,除了莫言和余华,你还叫得出几个当代华语作家的名字?

他想要做的,就是挖掘那些尚不为人知的优秀华语作品,调整华语文学的经纬度。

让未来的华语文学,也真正“炸”一次。

数字化浪潮,移动阅读兴起,影音娱乐抢占闲暇时间……

重重围歼之下,提到书,提到纸质出版,大家都会口径一致地说:

这是“夕阳产业”,这属于过去。

但在片中,Sir看到的,反而是从业者为了让行业“活下去”,迸发的旺盛生命力。

尽管用的手段,在原教旨主义者看来,是媾和,是背叛。

比如,用短视频和VLOG的形式去推荐书籍。

比如,更加承认和重视腰封的引导作用,力求把抓住读者第一眼的效果做到最优。

范晔也承认,自己现在看电子书比纸质书还要多。

他还开始入手有声书,和时代齐头并进。

易烊千玺推特“带货”,让班宇的《冬泳》卖到脱销。

乃至《但是还有书籍》本身。

也在找到和年轻朋友搭线的接口——

请胡歌配音,换来满屏弹幕的热闹。

书没有那么高高在上。

它也想离你近点。

对朱岳他们而言,他永远愿意尝试点亮更多的可能性——

十万个人里,你找出一个人来能看这个书

那我们就能活下去

改变未必一定是好事。

但长久不改变一定是坏事。

如果这些尝试,能让整个传统出版业迈出行进的下一步,有何不可?

纪录片片名,出自波兰诗人米沃什的一首诗。

诗的开头说:

但是书籍将会站在书架上,此乃真正的存在。

只要还有书籍在。

就代表我们可以不服从。

不服从于喧嚣。

不服从于整齐划一的声音。

也不服从于万马齐喑的寂静。

你听。

书在帮你说话。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3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4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2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0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58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4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31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1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42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