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本质
- 用户请求远程资源
- 浏览器查找远程资源,打包用户请求发送
- 服务器根据用户请求的资源路径以及附带参数,配合自身逻辑生成相关内容,发送给浏览器
- 浏览器解析结果,翻译为只管方式呈现
过程
- URL->server host(windows.navigator.userAgent查看浏览器信息)
- 浏览器Http打包请求
- 创建TCP连接(不是不可靠的UDP)
- 浏览器发送请求
方法: GET POST(表单请求) HEAD(只拿头部) TRACE (经历的节点)OPTIONS (要东西)PUT(向服务器放东西) DELETE(删除服务器资源) - 服务器发给相关进程处理请求(端口号,uninx 用scoket IP+端口号)
http:80 80默认的请求端口号
https:443
ftp :21
ssh :22 - 服务器响应请求,发送浏览器(响应头部和内容TCP)
- 浏览器生成渲染树和DOM树渲染界面
- 处理页面嵌入资源和异步请求
- 非常规响应处理
服务器种类
- 物理主机
- webserver(Apache nginx)
URI到服务器主机
- 一个页面访问的本质是希望通过一个路径找到相应的资源
- 路径就是我们的URI 资源是服务器给我们的请求的响应
-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网络上的服务器才能找到机器上的资源,网络主机的定位靠的是IP地址
DNS解析
- 浏览器缓存(浏览器会缓存之前访问过的主机DNS一段时间,时间由浏览器自决定)
- 系统缓存 (浏览器无记录,则浏览器会创建系统调用,获取系统中缓存记录)
- 路由器缓存
-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DNS缓存,一般的域名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 递归搜索 此时顶级域名服务器的根域名服务器开始递归查询,切一定会找到
那些因素影响服务器结果
- 请求方法
- 路径
- query string
- cookie(每个请求发送都带有cookie)
- 服务器配置
- 动态语言代码逻辑
渲染界面
- 浏览器下载顺序是从上到下,渲染的顺序也是从上到下。下载和渲染同时进行
- 解析HTML生成DOM树
- 解析HTML中的CSS生成渲染树
- 解析Javascript ,解析到时执行
DOM树和渲染树都是边解析边生成页面,所以会随着下面的页面内容不断调整
关联资源的处理
- 在渲染到界面的一部分时,其上面的所有部分都已经下载完成
- 并不是说所有的相关联的元素都已经下载完,图片视频等元素都需要另外并行处理
- 同一个域名下并行下载数量有限
JS和AJAX
- js不能并行的下载和解析,采用阻塞的方式,当页面引用到了JS的时候浏览器发送请求后会一直阻塞直到得到响应
- 因为浏览器需要一个稳定的DOM树结构,而JS中有代码直接更改了DOM树结构,浏览器为了阻止出现JS修改DOM树需要重新构建DOM树的情况,所以会阻塞其他的下载和呈现
- 遇到Ajax后执行,然后进行下面的步骤,Ajax拿到结果后再执行Ajax的回调函数
CSS
- 样式表在下载完后,将和以前下载的所有样式表一起进行解析,解析完后,将对此前所有的元素(含以前已经渲染的)重新进行渲染
- JS CSS 如果有重新定义,后定义将覆盖之前的定义,而不会报错
css放在头部:防止重复渲染
JS放在底部:防止JS阻塞界面
直接使用本地缓存
- 服务器发送给浏览器的文件中会带有Expire 或Cache-Control (相对时间)说明文件什么时候失效
- 在有效期内的话浏览器直接使用本地文件,不发送请求
改变时:带有时间戳或者MD5对比
token过期时:重新发送请求,server看last-modify最后修改时间和看到没有过期则会返回304使用以前资源,并改本地last-modify时间
hash 加密(MD5),不能解密,看看密文是否相同判断是否过期
状态码
- 200 ok
- 301 重定向(永久) 302一次性
- 304 Not modified 无改变,重复发送请求(判断本地文件是否有效)
- 403 Fobidden禁止访问
- 404(找到主机无资源)
- 500 服务器错误
- 502 Bad Gateway网关错误找不到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