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尤其是初冬的清晨让人总想要抱着取暖设备~
刚刚过完凉爽的秋天,入了冬,多少有些不习惯。可以爽快伸直的四肢,也总是下意识的卷起来。白天,揪起来;晚上,蜷起来,似乎这样就是变温暖的标准姿势,而且是与生俱来,不用学习半点教程。
有了取暖设备就不一样,比如:移动式电暖油汀等等。清晨伏案码字,只要有了它在我的腿边,温暖源源不断。
此情此景在以前读书的时候是我多少次期待!
还记得那时候在高中,初次来到南方读书,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大冷的冬天,居然还可以敞着教室大门,一共就俩门,教室黑板处的门和课桌最后一排的门,都给开到门所能承受的最大角度,而且要命的是我就坐在最后排的位置,离门的距离只有咫尺之远。
一直在北方暖气屋里过冬天的我,那时面对南方人这么毫无保留的欢迎冬天非常不适应,几乎人在大白天都想本能的蜷起来。后来和同学聊天才知道,是老师的旨意,老师担心我们上课打瞌睡。
what?!打——瞌——睡?!这么冷的天,对我而言,不是打瞌睡的事,感觉是要被冻僵的节奏。同样的方式搁在我们大北方,不用说让同学们清醒了,而是不用多久直接把所有听课的同学全部变成冰雕了!OH NO!南方的老师真是用心良苦啊!
我刚开始只能一边吸着鼻涕,一边感受着南方的别样冬天。
还记的在北方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都是这么介绍南方的人们——肤白貌美很温柔!一直很向往的南方,在我不断虔诚的期待中,居然就赐予我了,我恰好有个上学的机会,来体验一番。
居然发现南方的人都很抗冻,看着前排的女同学,居然可以一丝不苟的听着老师的讲话,实在是佩服。想想这外刚内柔的性格养成,恐怕在南方有一种解释就是自然形成,与生俱来!
仔细推演了一番后:冬天的寒冷自打南方人一出生就会面对,以前还下雪,这么多年过去了,南方人都没能形成像北方一样的供暖系统,足以见得,南方人确实牛,外在确实很刚!
也是在那时候常常和母亲聊天,母亲也惧怕这种南方的湿冷,明明只有零下十几度,仿佛就是北方的零下三十度一般,手脚都生冻疮。
因为做点小买卖,手需要长时间浸在水中,冰冷的水让手上的冻疮反复发作,到晚上清理冻疮时,原本因为水冷暂时凝固的伤口,全部开始放纵了,一双手在昏黄灯光的照射下,露出的战败后的惨状——烂兮兮,血糊糊,再加上母亲从未见过此景后的泪汪汪。
看到母亲这幅一声不吭的坚强模样,我抱着她的胳膊,把头也顺势依偎着,试图掩盖眼眶湿润的真相。
母亲说:这南方好像不太适合我们,我们要不等你毕业就回北方?
我说:妈,南方也适合我们的,我看到很多取暖的好东西,我们老师的办公室就常用暖桌垫的,还有电暖气,我还听同学说屋子里还可以安装地暖呢?
母亲说:这么好的,那好像还不错哦!那我娃要加油,好好学习,以后我们一起多赚点钱也买取暖的宝贝。
~~~~~
闹钟的声响在催促着母亲,要尽快休息了,每次我周末回来,母亲总是喜欢和我一起聊天,聊我的学习,母亲小买卖的趣事等等,我们的欢声笑语总会成为搬我们入眠的最美好状态。
也是因为这样,母亲总是只有两小时的睡觉时间。弟弟很少言,但是却会在我每次周末回来给母亲定睡觉闹钟,既是保留了我和母亲的欢乐时光,又想要保护母亲仅有的睡眠时间。
“叮铃铃~”闹钟又响了,我赶紧催促着母亲早些入眠。安顿好母亲,我继续守着堆积如山作业,在一盏足以照亮我写字的台灯下,悄悄抹掉眼泪,开始奋笔疾书,穿着母亲的外套,冬天的寒冷也不过如此!
一晃很多年过去,我还在南方,而此刻在我身旁已有温暖存在,这个温暖正是昔日我和母亲梦寐以求的电暖宝贝,不同的是,曾经的那段经历让我从心底开始变的坚强,大概南方的同学们也是这么形成的性格,心怀感恩就会无坚不摧,纵使寒冷肆虐,也会异常耐寒!
而我的母亲,即便手脚烂疮也依然兢兢业业,为我攒学费,我猜测母亲是因为心怀希望,而使自己无坚不摧,纵使寒冷肆虐,纵使手脚烂疮,也会异常耐寒!
母亲,谢谢您!是您让我在往后的每个冬天,都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