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不留行丨《外物》章八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庄子曰:“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夫流遁之志1,决绝之行2,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覆坠而不反,火驰而不顾,虽相与为君臣,时也,易世而无以相贱。故曰至人不留行焉。”

“夫尊古而悲今,学者之流也。且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波?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彼教不学,承意不彼。”

注:

1流遁之志:流荡逐物,逃遁不反。(成《疏》)

2决绝之行:执志确然。(成《疏》)

译:

庄子说:“人能游心于世,有人能不游吗?人不能游心于世,有人能游吗?流荡忘返的心志,固执孤异的行为,唉,那都不是至知厚德的人所为的!陷溺世俗而不回头,逐物如火而不反顾,虽然现在你君我臣,也是一时而已,世代更易也许你臣我君。所以说至人无偏滞的行为。”

“现在的人崇尚古代而轻视当今,这是学者们流行的观点。如果让狶韦氏来看今天,谁能不随波逐流呢?只有至人能游心于世而不偏僻,随顺人情而不丧失自己。他们的教义我们不学,持守真义而不认同于他们。”

(本章讲“至人不留行”,以译代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