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谈的电影《心动的感觉》在大部分国内观众的观影视野里也许是陌生的,但若提及法国影坛女神苏菲·玛索,则之于任何一个涉猎过国外电影的观众,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这部苏菲·玛索在22岁风姿绝代的妙龄主演的爱情影片,当我在人生的22岁第一次观看的时候,所获得的浪漫感受即超越了一切曾经看过的影视作品,包括那部我从初中时就欣赏了无数遍,后面甚至买了DVD来收藏的由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举世闻名的爱情佳作《傲慢与偏见》。
《心动的感觉》讲述了女大学生瓦伦黛(苏菲·玛索饰)在紧张的教师资格备考期间因一次为舒缓压力的滑雪邂逅了音乐人奈德(文森特·林敦饰)。奈德被其美貌所吸引,一直跟踪瓦伦黛上了地铁,并毫不迟疑地提出共进晚餐的邀请。瓦伦黛虽接受了邀约,但并不想在人生至关重要的这一时期跟任何人发展出爱情——却在跟奈德独处的第一晚就沦陷了。
奈德富有音乐才华,温柔、幽默、风度翩翩,对瓦伦黛的追求正如面对所热爱的音乐事业般充满激情、忠于内心。但像所有艺术家在感情世界里不可能全然纯洁无污一样,奈德有一个关系密切的前妻,对瓦伦黛虽然痴迷但仍怀揣选择性的保留态度。按他自己对好朋友保罗的话来说,“她很不错,聪明,漂亮,但我们是不会有结果的。有趣的人永远不嫌烦闷——不幸的是,我们知趣不相投。”
是的,瓦伦黛相比常年活跃于报纸和舞台上,以激情和梦想来陶冶自身的奈德,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她冷静客观、辩才十足、富有正义感,饱学多才——而又美艳绝伦。两人在性格和社会角色上本来就差异很大,再加上奈德忙于巡演而瓦伦黛又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两人只能隔着电话互诉相思。但矛盾无可避免地在瓦伦黛无意中听到奈德在给朋友的电话留言中对自己的评价后爆发了。她心痛无比地跑到奈德音乐会演奏的现场,在演出开始前将奈德刚刚交予她的代表信任与爱意的公寓钥匙摔在他的面前,冲他大喊一声“是的,我们不是天生一对!”,凄然离去。
影片的结局并不是按正常线路发展下去的两个人就此决裂,天各一方——这或许正是在现实中的结局。但是我们很欣慰地看到,男主角在女主角应考的当天,跑去了考场,不顾一切地在她耳边表达爱意,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足以融化所有女人的心——“而我想要孩子,我不管会不会没工作,我想和你生孩子,因为我爱你……说到没工作,那电影主题曲告吹了,我很抱歉……”
瓦伦黛听了这些话反应冷淡,神色恍然地进了答辩室,却在阐释法国文学大师莫里哀的“爱和自爱”这一给出的命题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这一刻,她仿佛不得不因这场痛彻心扉的爱情为自己发声,即使是在付出巨大代价可谓生死攸关的考场上,即使那些教授可能随时中断她,宣判她的“死刑”——仅仅因为,奈德正站在答辩室的一角。
影片中,瓦伦黛在答辩中转向奈德,眼含泪光而又神色倔强地对他说“如果你爱我,就必须接受我,因为我是不会改变的。那么,我也才会接受你……而有人知道什么是真爱吗?当你心里面觉得一个人在你心间,实际上他是给你带来痛苦。之后,你们就是真正的一对……”说完,她已泣不成声。
瓦伦黛是否通过了考试我们不得而知,在影片的结尾,她走出考场,后面跟着追上来的奈德。两人渐渐靠近……直到近得不能再近,最终拥吻在一起,瓦伦黛手中的纸页资料随风吹散了一地……
这就是《心动的感觉》所向我们传达的爱情,浪漫且现实,充满哲思的独立精神意识(尤其从女性口中说出更为难得)和归于圆满的温情结局——两个人曾因种种现实原因走散,却最终因为一个共同的动机——爱与平等,得以重聚。爱的广博和美妙在于信任、宽容和彼此接纳——只有如此,爱才能超越自爱,修成正果。
愿天下有情人都能在“爱与自爱”中学会兼容并蓄,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