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同事气鼓鼓地来到我的办公室,还没坐下,便半生气半好笑地说道:“你知道吗?刚才给你们一年级班的孩子上课,我无意间问了一句,‘你们猜猜我有多少岁?’结果他们七嘴八舌地说我 50 多岁。我听了心里直犯嘀咕,难道我真有那么老?”
我正准备安慰他几句,她却接着说:“我越想越好奇,干脆就接着问他们,‘那你们语文老师多少岁?’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他们说语文老师有时候 40 多岁,有时候 50 多岁。我更纳闷了,又问,‘那你们数学老师多少岁呢?’这下好了,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数学老师 30 多岁。我顿时感到很吃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听了之后,也觉得挺有意思,便和她一起分析起来。我作为孩子们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平时对他们要求严格,管理比较严厉,孩子们可能觉得我比较严肃,所以觉得我年龄偏大。而当我偶尔和蔼可亲的时候,孩子们又觉得我没那么老,所以才会一会儿说我 40 多岁,一会儿又说我 50 多岁。至于数学老师,性格比较外向,说话语速快,对孩子们的所作所为都能及时点评,孩子们觉得她比较活泼,所以认为她更年轻一些。
这位同事又说:“我突然想起,这可能还跟我们的日常着装和打扮有关。数学老师皮肤白皙,穿着也比较时尚,看起来年轻些。而咱俩皮肤相对暗淡一些,穿着也比较普通,孩子们可能就觉得我们年龄大些。”
正说着,这位同事又想起了什么,接着说:“我这个英语老师,相对来说跟孩子们接触少一些,他们对我也不太熟悉,所以才会觉得我年龄最大。我越想越不甘心,就去我们三年级的孩子那里,想试探出究竟。我问他们:‘请猜猜我有多大岁数?’结果那些孩子说 30 多岁。我又接着问:‘那你们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的年龄呢?’这些孩子鬼点子多,知道如何取悦老师,就说都是 30 多岁。看来还是小孩子们更单纯一些,更能说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听了她的讲述,我不禁感慨万千。孩子们的世界是如此纯真,他们用自己的直觉和感受来判断身边的人和事。在他们眼中,老师的年龄似乎并不是由真实的岁数决定,而是由性格、行为、外貌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们对我们的认知和评价。
从这件事中,我更加明白,对待孩子们应该像春风化雨般温柔,用耐心和爱心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觉得和我们相处起来更容易一些。年轻真好,但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用真诚和热情去面对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这位同事最后也释然了,她笑着说:“看来,我们得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了,争取在孩子们眼中永远都是年轻的老师。”我们都笑了,笑声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