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读高晓松的《鱼羊野史》第四册,因为图书馆只有这一册,上标7-8月。
打开以后才知道,高晓松把7月和8月每一天在历史上发生的大事整理后,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就像他就坐在你的对面跟你聊天,聊着聊着历史上的那天满天云介的就出现在你面前。
才读几页,便喜欢得不得了,这种靠个人修为整理出来的知识,必定是读了许多书的,且读得杂。 能读到《鱼羊野史》,等于是过滤了高晓松读过的书,其中都是他理出的精华内容。
想想,高晓松对历史有其深刻的见解,以后再遇见别的书中有他曾说过的内容,便会加深记忆,也会形成自己的观点了。
比如我一直弄不清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区别,每次想去找这方面的书读,但哪一战都是厚厚几本,且著作极多,不知看哪个版本,也不知哪天能看完。
《鱼羊野史》中的7月1日,便说历史上死人最多的一次战役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索姆河战役,为了争夺长30英里,宽七英里的狭小地带,死亡130万人。英国、德国各死亡60多万。
一战中武器还处在落后阶段,英军去占领阵地,还是由贵族带领士兵往前冲峰,冲到敌军附近成了活靶子,一排排倒下,死亡惨重。
这也是二战中为什么武器会要先进许多,因为光靠人去挡枪口,已经没那么多人了,只有去大力发展研究新武器,且杀伤力大的新武器,才有可能减少己方的伤亡。
因为武器的落后 ,一战的攻守及其不平衡,只要占据了有利位置,敌方想攻进,便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
索姆河战场被一百万科炮弹砸下,战场几乎寸步难行,士兵们爬着去冲锋,雨天在泥泞里爬,天晴在灰尘里爬 ,爬到附近还是变成活靶子。
有了这两几个知识点,我下次再去看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书又好理解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