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可谓是皇陵极佳之选的风水宝地。这少有的葬有13位皇帝的大型皇陵,我自然是慕名前往。
给我做向导的是一位口才极佳的幽默胖先生,他住在十三陵旁附近的村子中,算是个本地人。
这皇陵附近哪来的住户,所谓的村民便是那【守陵人】的后代了。也正是借他之口,我才知道了一些他们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禁忌。
在中国,无论是故宫还是一些其他的大型建筑,大多有三个主门供人进出: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
进入十三陵的门也有三个,按照中国建筑的习惯,许多人都会选择从中间的门进入,一开始,连我也是这么想的。然而还未等我踏进,胖先生便拉住了我。
“小姑娘啊,这门可不能随便走啊。”
这还有什么说道吗?!
“十三陵的三个门,右侧给王公大臣,左侧给皇帝专行......这中间的门,则是留给死人的。不是已经死了的人,而是那些拿着供品的宫婢太监、老皇帝的妃嫔们——一群活的'陪葬品'。”
“这正门有去无回,可出不可进。”
听从了向导的建议,我从右侧的门进入。伴着突如其来的一阵大风和树叶的莎莎响声,踏于脚下的的大理石石板透过薄薄的鞋底传来了丝丝凉意。
三道门,三种人,三种命运。
鲜活而无辜的生命葬于地底,因为一个——死人。
顺着石板路往里走,不久后便是大型的动物石雕,动物种类还算丰富,其中更是有骆驼和大象。骆驼多生长于西北;大象多活动于西南,皇陵中雕有这两种动物,则是为了标榜皇帝执政期间疆域辽阔,受四方供敬。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定陵之所以著名,便是因为它的地宫。
离开了阳光的温暖怀抱,随着人群,我一步步走下那石阶。地宫很深,路途漫长。脑中,仍回想着刚刚胖先生迷信般地话: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你最好吃点东西再进去。”胖先生看似漫不经心,语气却有着些许严肃。
我好笑道,“为啥啊?是不能给他带'供品'吗?”
“地宫阴气重,饿的时候人是最虚弱的,你还是女孩......总之,不太好。还有啊,进去之后,最好不要拍照,尤其是自拍。”
“我不喜欢照相的。”
“那最好了。这地宫虽说是个景点,但仍旧是个墓,在墓里自拍,寓意不好。最后一点,逛完出来后跺跺脚,拍拍衣服,说一句'我回来了'。”
或许有些迷信,但我依旧微笑着点了点头。胖先生总归是好意。
幽幽地宫,习习冷风。似是阴森,却又带着些许凄凉。
目光所及之处最大的物件,便是那几口朱红色的棺材。这里曾安息着万历帝和他的两位皇后。有过励精图治,也有过懒惰怠政,无论功过,终化为一抔黃土。
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任何人而停下。
虽说红尘纷扰,但我也只不过是个俗人,贪恋尘世的温暖,管谁说它庸俗不堪。
跺跺脚,拍拍衣服,说上一句,
“我回来啦!”
地宫外,阳光刺眼得莫名让人有些感动。
活着,真好。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