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孩子一起去图书馆,图书馆门口电子屏上显示今日进馆人数65,离馆人数54,那是上午10点。
我和孩子直奔少儿部,里面人不多,把上次借的书用电子借书机器还了,它长得真可爱,孩子眼睛定住不舍得离开,我说:我去选书了啊!
后面的小尾巴立刻跟上来了,用他自己最适合的高度找到了这本。
后来我干脆放弃替他选书的想法,让他自己去选,在最里面最下面的展架他找到了
又在这本书的旁边找到了
并且一屁股就坐地上看起来了,他说:妈妈,这本书真有意思,我们把这些都借回家吧!我赞同,带着他往回走。
正对面迎来匆匆而来的祖孙俩,孙女约莫8、9岁,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大声絮叨着的奶奶。奶奶说:你看那些有什么用,每次借的书都看得那么迷,没见你作文写好了,你妈说了,今天一定要借本帮你写作文的书回去啊!听到没,你别跑那么快…
可惜我护着我家孩子在狭窄的过道不被撞倒,没看见风一样穿过的小女孩手里拿的什么书,但我相信能让她看得那么迷的,她该是有多喜欢呀!
去年,因为同爱给孩子买书建了一个书友群,里面大都是爱给孩子买书的妈妈或是爸爸,我被问过很多次:我家孩子一年级该看什么书?我家五年级了孩子写不好作文,有什么好的作文书推荐吗?
我的回复大都如此:我觉得孩子看书不是为了写作文,也不是为了能很快在某科学科上显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期坚持阅读,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至少语文成绩一定差不到哪里去。我还想说,阅读带给孩子的福利远不是成绩可以衡量的。阅读可以拓宽孩子的人生宽度,让孩子在迷茫的时候可以有拨开迷雾的勇气和力度。阅读可以延伸孩子的生命长度,让孩子在有限的生命里领略更深刻的生命意义。
昨天一位爱好教育的女友,还没有孩子,帮她的朋友问我说:孩子4岁了脾气大,以前没看过书,能看些情绪管理方面的书吗?
我建议:孩子从未接触过书本,尽量选些有趣的书,比如《好饿的毛毛虫》,想起我家孩子一岁半用手穿过毛毛虫啃出的小洞感受到奇妙的那小眼神儿,我现在都禁不住笑。或是《蹦》,和孩子一起扮作各种动物,在床上蹦得丑态百出,那种欢乐是不和孩子一起看有趣的书体会不到的。
只有孩子和你更亲近,他才会真心愿意听你的建议接受你的帮助,那时候再看情绪管理方面的书才会不抵触才能更好地受到书本的滋养。
女友连声说好。
书籍不会是为我们解决眼前的窘迫的膏药,但会成为滋养我们生命的营养。
特别是孩子,在最美好的年龄应该去看自己最喜欢的书,经典的书。
教育家尹建莉的女儿七岁就看《射雕英雄传》,而且是尹建莉推荐给她看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引诱她看的,每天自己先看一段然后就在女儿面前大谈有趣的情节,说如何如何好看。女儿一看就舍不得放开了。这不仅没有影响她的学习,一部长篇小说看下来,认识了不少的字,更是让她开启了长篇小说的阅读启蒙。
想起我十一、二岁很是对小说钟迷,但是那似乎不是讨喜的事,多次恳求下,爸爸买了《平凡的世界》送给我作为生日礼物,但是在学校我压根儿就不敢拿出来看,生怕被老师收缴了去,多少次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看到深夜也不愿睡去,泪水湿透被子也不敢爬出来拿纸巾。至今,我的书柜里还藏着那本看过无数次的《平凡的世界》。那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回忆。
乌申斯基说: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阅读好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干瘪的思想丰盈。
莫要把书籍等同于一贴膏药,那真是大材小用,莫要把孩子的阅读带向功利,那真是对孩子的不公。让孩子尽情畅游在书籍的海洋吧!他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