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大量创业公司倒闭,而且在这个下半年愈演愈烈。身边也有好些朋友因为倒闭潮被离职,这些人里面有刚出校门拿到高薪的产品经理,也有跨越不同行业的人。这些事,也引起了我对自身和行业从业者的反思。
首先对于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考量。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每个人都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这又是一个正确的废话,无法真正落地。刚入行时,我觉得产品经理就是画图的,以用户为中心,各种体验要更加极致,这是产品新人常犯的毛病。2年多来,自己带团队,也带出了好几款产品,获得了团队和领导的认可,算具备了高级PM的能力。这时候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周边的那群人做了5年以上还只是个高级PM,他们一样是如此优秀的一批人,为什么他们没能成为产品总监,为什么他们还只能给别人打工,为什么他们做不了CEO?他们肯定在一些路径上出现了问题。
问题1:被热爱学习所误,被概念洗脑
一会是李善友,一会是罗辑思维,一会又是P2P......这群人有个普遍的特点,特别热衷于学习,特别热衷于学习别人的“道”,特别相信拥有先进的道就会比别人多走一步。但是,这群人都有一个普遍的问题:没办法输出,没办法用在实践当中并快速的产生效果。曾经有过这样鲜活的例子,有一天两个同事跟我讲李善友提出的新概念:弦理论。无论是问他们定义还是案例,他们没办法讲出个所以然,没办法落地。最后我用各种反例辩到他们无话可说,可他们依旧认为这些提前学到的“道”终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产生效果。
正是因为学习不落地,他们如何能快速的产出成绩?
也许李善友的“道”是对的,我没听过。但是一个人在一开始连术和经历都没具备时,就去听大量的布道,反而会受害不浅。
受害1:满嘴空跑概念,却说不出所以然,不知边界;
受害2:他们没有认识到时间是有限的,他们不看重时间的收益,因为没有一条道能够吸收并落地工作和生活中;
受害3:没有认知到,天下大道,只要消化其一,都可以举一反三的,比如面向对象的编程理念与产品的架构理念是相通的,我的产品方法当中有吸收编程方法的哲学观;
受害4:不关注及时反馈,被热爱学习所误。
长期关注这个公众号的人,都知道我老老实实写了很多篇关于产品的文章,犯错的反思,对生意的思考等等,我所以能够用两年时间具备高级PM的能力,都是因为我踏踏实实的刻意练习,蹲马步。我曾经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疯狂的看产品理论的书、案例、视频,但是用了一年半几乎停止看产品相关的书,把理论全部落地。任何的理论必然有其合适的使用场景与边界。真正的学习,不仅要关注其定义,还要能够举出至少3个例子证明他是错误的,这时候才能够算作是吸收,不然都是浪费时间。
问题2:缺少商人思维
我周边的PM往往都有一个特点,热爱学习,也有一个特点,喜欢自己干。这些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我曾经身上有这种缺点。产品总监和高级PM的差别,除了在业务认知上的理解外,还有一点是调配资源的能力。而CEO则是拥有了大量的可交换的资源。大家可以看看周边的人是否都有这个特点。这也就说明,要达到产品总监,需要在行业浸淫,并有一些资源,会去和别人交换资源。热爱学习、热衷于自己干的人,最缺少的就是交换思维。交换是商人的核心思维。钱是交换出来的,而不是靠自己啃出来的。
让自己懒一点,刻意训练自己,如何用最小的成本交换出结果来。
最后讲一讲产品人员应该怎么走。
据我目前和周边人聊的情况,在产品经理岗位被裁的多是2年左右的产品PM,有不少比例是C端PM,这些PM绝大多数对行业的业务不熟悉。我们回过头看看商业社会的核心两个角色:供应者和消费者。这里面的核心流程是:生产产品-》传播产品触达消费者-》转化成消费行为。这是三个关键环节,也是最有价值的环节。生产产品意味着要懂得业务,不同行业,业务不同。传播产品和转化成消费则是要有渠道(流量)、懂得推广的方法。
总而言之,最有价值的事就是:业务和推广。
所以,如果你是业务型pm,你得开始想想你所属行业最有价值的业务是什么,你对行业了解有多少?而运营型产品,则需要懂得各种互联网渠道的推广转化方法。
关于UI和交互,已经有ios和安卓规范了,壁垒低,从业者也很多,反而价值没那么大。但推广型的UI,在未来一段时间依旧会很吃香。
问问周边的同事他们对行业的理解。我告诉你的只有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