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我的第一本书上市了!
书名叫《请停止无效社交》。
不过相比介绍这本书,我更想和大家分享出书的整个过程:
我是怎么得到出书机会的?怎么和编辑敲选题?经历了哪些流程,才把一个想法是一步一步变成一本书的?我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成长?有哪些经验值得喜欢写作、梦想出书的人借鉴?
1、从来没有替自己的梦想做过任何努力,你怎么好意思说那是你的梦想?
出书、当作家,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萌生的念头。
那会儿我读小学,学校没有图书馆,只有一间很拥挤的的小图书室且只能每周一借。那天是借书日,图书室的门一开,大家就涌了进去,周围吵吵嚷嚷,我被书架和书堆包围着,我在找一本够我看到下个借书日的书。
突然毫无防备地,“我长大了要出书,当作家”的念头就清晰地冒了出来。从此以后,只要谈及梦想,这个念头就一定会出现在我的心里。
可是随着年龄增长,课业压力、应试压力、生活压力慢慢就大了,初中要努力考重点高中,高中要努力靠大学,大学要努力为就业做准备,工作了又要为业绩奔忙。
梦想像一颗没能发芽的种子。
直到去年四五月份公司的一次座谈,组织座谈的同事让大家轮流谈谈自己的梦想。小时候的梦想再次冒了出来,可是快轮到我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勇气把这个梦想说出口。
我发现除了新闻报道,我竟然没有公开发表过一篇文章!也就说,我从来没有为这个梦想做出过任何努力!我羞愧难当,脸上一阵燥热:一篇文章都没正经写过,你怎么好意思说你的梦想是出书、当作家?!
从来没有替自己的梦想做过任何努力,任由鲜活的梦想随着时光流逝、年岁增长枯萎消亡,实在太可悲了。
2、简书是一个英雄不论出处的平台,感恩它在新人期帮我撕开局面
我醒了,当晚就开了公众号,用下班之后的时间写文章,常常写到两三点。
当时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可能出书写书,我只知道我必须写点什么,否则连梦想的所有权都要丧失掉。公开写文章,至少让我离梦想近了一点。
我的内容定位非常清晰:每读完一本书,就写一篇干货读书笔记,不是转述和概括式的,而是吸收精华,然后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自身进行独立思考的文章。为什么呢?因为每看完一本书,就写篇读书笔记的习惯,我至少坚持了五年。
但我很快遇到了所有写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没有粉丝,没有阅读量,做得再用心,好像都只是自娱自乐。我在朋友圈吆喝了一个多月,统共就89个粉丝,阅读量到顶了也就200多。这是一个瓶颈,如果一直只有亲朋好友、同学同事读到我的文章,我想出书,恐怕没有什么可能性。
我想到了多个平台分发内容,可是像知乎、豆瓣这样的地方,呈现出“马太效应”: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知乎大v答题自带300赞,豆瓣大v后面也是一群拥趸,小透明发篇文章,很难有水花。
没有存在感,也不知道怎么刷存在感,是一件非常无奈和无力的事。
可是简书不一样,它不会因为你的新人身份,对你不理不睬,也不会因为你是签约作者,就无往不利。
所以我就在简书发文章,第一次上首页,不断有喜欢和评论的消息提示,手机嗡嗡地响,我半夜兴奋地睡不着,第一次阅读破万,激动得整个人要飞起来,因为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一起看我的文章。
简书上经常有各种编辑出没,这是真的,突破口就在这里。有大平台的编辑发简信给我,要我授权转载,我的影响力终于不再局限在朋友圈。一个转载带来更多转载,分别和编辑们建立长期联系,就算进入圈子了。
简书是一个英雄不论出处的平台,感恩它在新人期帮我撕开局面
3、一篇小众文章吸引来第一个出书邀请
半年后,编辑老葛联系我:我是一个图书编辑,有没有兴趣出书?
当时我坐在厦门出租屋的床上睡前阅读,睡意正有点上来,看到这个消息一激灵,就坐直了。
当然有兴趣了!我的梦想就是出书,只不过我原本以为这个目标至少需要三五年积累才能达成,只不过我从来没想过机会这么快就会来敲门。
我非常好奇他是怎么找到我并且判定我是值得签的作者。他说,他很偶然地在网上看到我写的《没有远见力,站在风口上飞起来的,恐怕永远都不会是你》,觉得我非常有潜力。其实这是一篇转载量很小的文章。
所以,如果你问我是怎么得到出书机会的?
答案就是:一篇转载量很小、总阅读量很小的文章,以我想不到的方式当了我的敲门砖。
开公众号之前,我毫无积累吗?当然不是,我长期保持阅读和思考、以及把所思所想写成文章的习惯。
但此前我没有把这些输出为产品。什么是产品?公开发表的文章是一个小的产品,不断更新、接受订阅的简书文集、公众号是一个小的产品。
才华输出为产品才有价值。因为这些小产品是你展示才华的载体,你的才华搭载在这些小产品上传播出去,你的个人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了。
你拿着自己的文章甚至书稿向出版机构投稿,和图书编辑看到并赏识你的文章来找你约稿,两者的沟通成本是完全不同的。
同时,我越发相信:我一直以宁缺毋滥的态度对待写文章这件事是对的,爱惜羽毛是对的,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你才华的载体,都是你的名片。只求更新速度和数量,不求文章质量,你呈现出来的个人形象就是文章良莠不齐。而认真写就的每一篇文章,只要传播出去,都可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
刚开始接到邀请,我蛮犹疑的,因为对于出书的流程一窍不通,对选题编辑、图书公司以及出版社的关系搞不清楚,业内有名的出版机构也不甚了解,对于稿酬的机制也茫然无知,我很怕遇到骗子。
但是老葛很耐心,他回答了我所有的困惑,我再向已经出过书的作者朋友请教,我大概就知道了出书是怎么回事。老葛也很实在,他给我的版税在新人里不算低,同时许诺我会把我的书推荐给在业内排在前列的图书公司博集天卷。
一个好的出版机构,无论在设计包装、发行渠道、营销能力各方面都要给力得多。写书容易卖书难,一本书在不同的公司运作下,进入市场的命运会截然不同。
有一个写作圈的作者,签了不靠谱的小公司,书还没写完,公司就倒闭了。所以和靠谱的出版机构合作非常重要,大家以后如果签书约,一定要长点心。
我的文章以转载的方式在全网传播,后来陆陆续续有十几个编辑来找我约稿,其中还包括给郑爽做书的一个编辑。但我和老葛签了两本书,今年出了第一本,明年再出第二本。同时我也希望,这两本书之后,我的影响力扩大,会有更强的议价能力,所以一律婉拒。
4、选题如果不过关,出书计划很可能会夭折哦
谈好基本意向之后,选题是作者需要过的第一关。
有好几个作者朋友,已经和出版社谈好合奏意向,但是上报的选题一直无法通过,出书计划只能搁置。选题需要同时考虑一本书覆盖的目标受众规模,和你能写和擅长写的主题。
我的内容定位一直是:每看完一本书,就写篇深度读书文章,每个月,一份高质量书单。因为这是我最喜欢最想做也最擅长的事。
所以,很多人对我的新书主题表示惊讶:咦,我还以为你会出一本书评集,或者出一本关于阅读方法的书,你怎么出了一本关于社交的书?
其实这并不矛盾,大量输入才有输出,任何一本知识性、方法论型的书,除了对生活、对自身阅历深度的系统思考,一定还基于大量的深度的主题阅读。
写过毕业论文的同学都知道,写论文先收集大量的参考文献进行主题阅读,因为开始写自己的论文之前,你必须先吸收这个领域最优秀最精华的成果。
如果说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那么写一本书就是主题阅读的高阶运用。
和编辑敲选题的时候,我就表达了一个立场:比起偷懒地把过去的文章凑成一个集子出书,我更愿意围绕一个对生活极其重要的主题,深度系统地整合和思考。这个难读更大更有挑战,但也更有意义。为了读书而读书,我觉得意义不大,读书应该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审慎地生活。
为什么我敲定的是“社交”这个选题?
因为从一个对社交有非常旺盛需求的记者,到社交圈子相对稳定的普通公司职员,再到必须大量和陌生人协作、需要把圈子无效放大的自由职业者;从学生时代处理与家人、与同学朋友、与大学室友的关系,到工作后处理更为复杂的职场关系,再到恋爱后处理亲密关系,我发现:人际交往是如此重要,又是如此容易走弯路。
我写过《还要吃多少亏,你才能学会交浅不言深?》,有个初入职场的女生留言说,她就是因为交浅言深,同时搞砸了和同事和领导的关系,最后不得不辞掉自己喜欢的工作;
我写过《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是我见过的情商最低的行为》,一个丈夫留言说,妻子把这篇文章发给他,他狠狠地反思了自己,终于找到了两个人多年别扭关系的症结所在。
我们太需要学习人际交往这门课程了,可是学校里没有这个课,进入社会后,我们不得不跌跌撞撞地独自摸索,或者参考他人似是而非的经验,很少有人去寻找可靠的知识来学习。
我亲眼看着自己那几篇关于社交、人际交往、情商的文章,对很多人的生活产生的积极的影响,那为什么不系统地写本书呢?为什么不给那些在不顺利的社交、不顺畅的沟通中挣扎的人,展示一种更高级、更舒服也更有效的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方式呢?
所以我打定主意,要写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5、一个从来没想过会自由职业的人,开始了自由职业
此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自由职业。签了书约之后,我有了辞职、自由职业的底气。
这个底气并不是来自收入,年初辞职的时候公众号每个月只有一两千的不稳定收入,而且为了安心写书,我准备减少更新,所以应该连一两千收入都不会有了。
而出版是非常薄利的行业,畅销几十万、上百万的只有少数的幸运儿,一般的作者能卖到几万册就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而且出版一本书的周期非常长,选题,写稿、审校、装帧设计、申请书号、印刷……从签约到现在《请停止无效社交》上市,已经一年了。
我的底气来自:我在实现梦想。
出一本书,这是我80岁的时候想起来都会笑的事,我愿意这一年都没有收入,就算这本书上市之后,没有给我带来太大的经济回报,我也绝无怨言。
然后就开始了几个月的闭关,我和外界最多的联系,大概就是老葛的催稿消息和催稿电话吧。
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写作是孤独的,无人会赶来相救”。
我下载了一个写作软件叫“小黑屋”,除了可以分好章节、帮你管理好已经写完的部分,它还有一个锁定功能,就是锁定字数或时间,如果没写够字数,没写够时间,你的电脑屏幕是动不了的,而且复制字数是无效的,停顿的时间是不计时的。
我的心里也是被关小黑屋的感觉,就像村上春树形容的那样:“时时觉得自己仿佛孤身一人坐在深深的井底,谁也不会赶来相救。”
就是这种感觉,写书需要忍耐常人难以忍耐的孤独,在完稿之前,你活在一个只有你自己的世界,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抓耳挠腮。一旦开始动笔,你就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人能替你做任何事,你只能自己构思,自己寻词觅句。谁也不会来帮你,谁也帮不了你。
一本书面世后会有读者,但写作过程只能作者一个人默默承担所有重负。这种孤立无援,这种负重前行的压力,太容易让人焦虑、疲惫、气馁、松懈、放弃、逃跑了。
就像高中学生期待高考后大赦一般的生活,我每一天都在期盼交稿后的生活。
但这一切都值得,出书这件事先撇开一边不说,我的系统思考能力,把所思所想形诸笔端的能力,都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证据就是:写完一本书之后,再写一篇文章,比之前轻松了很多。
6、等待书稿变成一本真正的书
定稿之后,就剩下等待。
一本书的出版是一群人协作的结果,等待审校,等待封面设计,等待书号的审批,等待印刷,等待样书寄过来……
等待书稿变成一本真正的书,像等待一朵花开,等待一个孩子出世,等待一支箭射到靶子上。
有时候还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亦真亦幻,我会很傻地跑去向熊猫先生确认:“我是真的要出书了吗?”可能极其渴望的东西马上就要得到了,就会有这种感觉吧。
等待的过程中,我就做了两件事:
一个是参与挑选封面和封面文案。
这是两个毙掉的封面:
最终确定的封面:
一个是签名。
一开始老葛跟我说,你两天内签两千本,要买四五只签字笔。第一次出书的我以为真的会寄两千本书过来,我就特别惊恐地脑补,我的房间被书堆满的情景。没想到,只是寄签名页过来,签好之后寄回印刷厂印刷。
后来有朋友问我签名版是不是印刷的,我都会吼他们,这是我一笔一画签的!
这个签好的图片:
这本书对我来说,意味着小时候梦想的实现,可是就像中学的时候误以为考上大学就可以逍遥轻松一样,出了书我才发现,出书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反而需要面对更多挑战,需要学习更多的新东西。但是没有关系,所谓成长不就是战胜不适感,然后心智慢慢成熟吗?这一路虽然跌跌撞撞,但我一直在野蛮生长。
希望这篇文章对有出书梦,作家梦的简友有帮助。愿你们想要的,正在得到,想成为的,正在成为,始终在路上。
-The End-
李小墨,前海南特区报记者,作家,新书《请停止无效社交》热卖中。
我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每看完一本书就写篇干货读书笔记,每个月一份高质量书单,不卖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