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石头棱角分明,而河里的石头却光滑圆润。人也是一样的,有的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批判不合理的现象。而有的人却唯唯诺诺,八面玲珑,似是而非。
山上的石头,河里的石头,构成壮美山河儿,像山上的石头一样的人和向河里石头一样的人,就构成了大千世界。
或许有的人会说:“做河里的石头不是很好吗?落的自由自在,别人也逍遥。”
可有的人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做人应当做山上的石头。
晏子是中国古代的名臣。他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就是这样聪明绝顶的晏子,却做了一件令人十分不解的事——将跟随他三年,从未做过错事的高辽给辞退了,周围的人奇怪极了,纷纷探问其缘故。
晏子答道:“我年老不中用,就如同弯曲之木,信用规矩定方圆,用斧头削,刨子刨,方能成器。高僚与我相处三年,对我的过失不发一言,与我何用?”
归根究底。就是因为高僚没给他“提意见”,对晏子没用。
高流就像是一块儿河中之石。自古以来,“好好先生”是不会真正的被贤德之士所重用的。
这样的石头,他们怕出风头,怕得罪人,更有甚者,他们当人说人话,当鬼说鬼话,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这种人,人际关系着实不错,甚至可以得到“领导”的“器重”。可是对于社会,他们的好处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