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路上,父母们是不是都有以下的困惑?
疫情期间,孩子们宅在家里上起了网课。随之而来的就是家里的各种鸡飞狗跳,孩子的不自律、上网课时间打游戏等等,深深刺激着老母亲那颗敏感的神经,因此就不可避免的时不时的咆哮声、哭泣声。
都说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守护神。可什么时候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是不是踩过很多坑?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补习班?是不是给孩子断网不让打游戏?
由于这些困境的存在,大部分父母发出了这样的呐喊: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为什么我的孩子越来越抵触呢?
要解决以上难题,答案就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里。著名的教育学者、作家、“尹建莉教育学堂”的首席导师尹建莉在她的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运用了她女儿成长案例,解析了在不同场景下父母的做法与态度直接影响了孩子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此书是以尹建莉的教子手记为背景,其中的个案是大多数父母们耳熟能详的,所以尹老师的理论和实践就具有相当的实操性和借鉴性。此书一经出版,就成为了家庭教育书的经典书籍。
今天就与大家简要分享这本书的三个核心理念:如何引导孩子轻松学习、如何培养母慈子孝、如何走出教育的误区,从而使你的孩子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01 如何如何引导轻松学习
孩子在上进入幼儿园的时候,还是每天欢天喜地地上课。可为什么到了上小学、中学、高中以后,越来越来的孩子变得厌学、不爱读书、甚至从不完成作业呢?究其原因,焦虑的爸妈们,有没有深思熟虑?
现在的爸妈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有没有常常一起读书呢?孩子如果从小在读书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话,她/他长大了还是会保持读书习惯的。这本书中尹老师提到:她有意识地在她女儿小的时候一起看画本,长大了一点之后,孩子积累了一定词汇量,可以自己独立阅读了。
这就是孩子读书的样子,像我们的国民才女武亦姝那样,出口成章,被诗词古诗养大的孩子,自带一身仙气。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父母应该重视的“起跑线”差别,没有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才是真正在起跑线上落后于人。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读书氛围:爸爸关注王者争霸或是朋友聚会,妈妈手机不离手或是在牌桌上吆喝着:孩子该去读书了、该去做功课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能自觉、心甘情愿做功课吗?
对于功课,现在孩子的功课确实亚历山大,特别是还需父母的指导。如果父母只是盯着孩子有没有完成,有没有做对,孩子是不是有被监控的感觉?孩子还能平心静气地做下去吗?
反之,如果父母能够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怎样做作业的过程,而不是追求最后的结果,试想孩子以后遇到相似的题型,是不是无师自通呢?
有时父母需要明白孩子的学习兴趣是需要呵护、鼓励的,打压责骂只是一时的屈服,于后面的学习后劲没有任何益处。认可孩子的进步、闪光点的品格比盯着孩子考一百分所起的作用更大,因为学习是一生的目标,不是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就结束的,父母终身学习的态度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02 如何培养母慈子孝
有很多父母抱怨跟孩子越来越谈不到一块去了?母子关系越来越紧张?是不是孩子关起来她/他的心门,不愿敞开心胸呢?
自从开放二胎政策之后,很多家庭有了二胎宝宝,父母有没有注意到大宝是否被忽略?大宝是否产生反弹情绪?特别有些无良亲戚、朋友还开起大宝的玩笑:妈妈有了弟弟/妹妹,不要你了。这样的话父母听了之后有没有立即制止?有没有开导大宝的心绪?
如果没有做到,大宝可能就会产生嫉妒心理,对父母会产生怨怼吧。如果父母及时开导大宝,调整父母对待俩孩子的态度,大宝可能会成为妈妈的贴心小助手。
孩子一路长大会经历很多磕磕碰碰的,如果父母害怕孩子犯错、做错事而一手包办,孩子就很难长大,成为有担当的人。游泳健将孙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妈妈的事事包办、只是专注孙杨的游泳成绩,结果导致孙杨成绩傲人、情商低人。
因此,让孩子有试错的机会,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
一个幸福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反之就是孩子成长的牢笼。如果父母的感情不和、常常在孩子面前争吵,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还能是温润如玉吗?
孩子都是父母爱的结晶,既然创造了一个孩子,那父母就有责任让她/他长大、让她/他幸福。一个在幸福家庭长大的孩子,她/他与父母的关系一定是和乐融融、母慈子孝的。
03 如何走出教育误区
十个有九个宝妈可能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人云亦云地报名各种学前班、补习班。可效果怎么样呢?可能有的孩子多认识了一些字、会做一些数学题,会背一些英文单词。学习能力有没有提高?学习兴趣有没有高涨?有没有变得更加主动学习?
答案可能是否吧!很多父母会问:我们为孩子的学习投资了那么多的时间、金钱,为什么效果收效甚微呢?
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是孩子真的喜欢学前班吗?孩子在学前班的乐趣大于他在外面世界的乐趣吗?孩子真的需要这样那样的补习班吗?
对于上学前班的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是不是比学前班更加拉近亲子关系呢?孩子的童年也就在上小学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多陪陪孩子吗?陪着孩子大量阅读,或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小旅行,所以这些温暖的陪伴在孩子长大以后会留下美好的记忆!
幸福的童年快乐一生!
至于花式补习班,有没有跟孩子好好沟通过,孩子的某门功课为什么差?是孩子自己的原因?还是孩子对这门课的老师存有意见,也就不喜欢这门课?如果找到了问题的门径,补差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时下很多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现象,很多父母是怨声载道,怪罪于网络游戏。是不是游戏本身的错?为什么不问问孩子玩游戏玩到废寝忘食?为什么父母越打压孩子越反抗?
显而易见,如果父母在孩子刚接触游戏的时候,有约法三章,让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时间安排,相信大部分孩子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的。但一些粗暴的父母眼里不能接受孩子的这个乐趣,一味打压,就成了哪里有暴力,哪里就有反抗,从而越陷越深了。
父母需要换位思考,我们小的时候是不是也撒泼了玩?也是在最后一刻完成功课,甚至忘记做功课了?如果父母有这样的同理心,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孩子对待游戏的态度,是不是就少了很多家庭争吵、悲剧?
董卿说过: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成为那样的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的茁壮成长而保驾护航!
父母想让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首先让自己成为别人家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