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阔别多年的大学同学兼舍友见面了,我是怀着激动和酸涩的心情去的,激动是因为多年好友相逢一见,酸涩是因为老友是来看病的,甲状腺癌,幸好发现的早,病也没有生命危险。老友的状态也不错,恢复的也很好。但是我依然能感受到她内心的一种无奈,年纪轻轻就成了药罐子,需要吃一辈子的药,我不敢想象才30岁出头的年纪要吃一辈子的药是什么感受。
而且在交流中老友说的一些话让我也想去思考点什么。
我问老友,买保险了吗,答案是没有,老友说,身边也没有个卖保险的,也没有可靠的人问问,总觉得保险是不靠谱的,也没有想过买,所以就没有买。老友说的话刺痛了我,这跟我以前的想法是完全一样的,我不是也因为父亲出车祸才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吗。
我更想说的是,我们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为什么就没有好奇心了呢?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呢,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孩子最喜欢问的就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长大了反而不喜欢问了呢?
我们不仅仅是失去了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欲望,也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遥想当年学习的我们,为了一道数学题苦苦思索,为了一篇论文费尽心思,但是毕业之后呢?我们还有这种孜孜以求的心态和求知欲吗?是不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只是为了成绩和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呢?
保险这个行业既然存在,那么必然有存在的理由,既然有人买保险,那么必然就有买保险的理由,我们在事发之前为什么就没有去思考这些问题呢?
也许我们能够找出很多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比如老友说,身处十八线的,一走就走到头的小县城也没啥好逛的,每天下班了就是一家三口大眼瞪小眼,感觉自己跟这个世界都隔离开了,干什么也提不起兴趣,每天机械的重复着一样的日子。
说到这里,我内心有一点点的窃喜,至少跟老友相比,我除了工作还学习了一些东西,比如基金、股票、保险、生命密码、环境能量、数字能量,虽然算不上精通,也算是涉猎稍广。我不禁开始反思,我当时为什么会学习这些东西呢?我发现有些时候是因为某些课程可以解决我的一些问题,有些仅仅是因为兴趣。
但是随之想起的是我开始学习时身边人的看法,比如刚开始学习理财的时候,有个朋友说,你学理财啊,你有多少钱可以理财,理财都是资产上千万的人干的事;在我学习生命密码的时候,有人说,那个就跟星座一样,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暗示,你看到什么都觉得和自己相符;当我开始学习环境能量和数字能量的时候,有人说,你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了,你还想给别人看看风水,当半仙。。。
其实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我们的兴趣和好奇可能有时候是死在了身边人的嘴里。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在这种人云亦云的环境中迷失了自我,别人怎么样,那我也怎么样。
我想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多听听自己的内心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