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人真可以逃避生活的管教,人种什么,就收什么。
2.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两种必备的基础。
这世界大致上是安全的。
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3.功能性界限、关系性界限
4.外星人到地球的故事案例。
在功能不良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或在没有遵守神的方式去发展界限的家庭。都会碰到与这个外星人相似的经验。
他们发现自己进入成年人的世界,那里灵性的原则掌管着他们的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而这些原则是以前没有人教过他们的。
于是他们受伤了,他们饥渴了,而且可能被关到监牢里去,却不知有些原则可以帮助他们——不是与之作对——来与这现实的生活和平相处,原来是他们的无知监禁了自己。
5.动机律:害怕失去爱或害怕遭受遗弃。
害怕别人的愤怒。
害怕寂寞。
害怕失去内心那害怕失去内心那“好的一面”。
愧疚感。很多人的给予,都出于愧疚的心理。
回馈。
寻求赞许。
过于认同别人的损伤。
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会产生感恩,让爱充满内心,并想要去爱别人。能慷慨地给予别人可得到很大的报酬。施绝对是比受更有福,可是,假如你的给予不能在内心结出喜乐的果实,你就必须重新检视这条动机律了。
当我们的动机是恐惧时,就没有爱了。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
假如我们对神或别人说好,而我们内心其实想说的却是不,我们只是妥协的顺从,这和说谎并没有什么差别。我们嘴里虽然说好,内心(而且常常是我们那些心口不合一的行动)却在说不。
6.评估律:
“伤”与“害”是不一样的。
有些事情会伤到我们,却不会害我们;事实上,反而可能对我们有好处。有些事让我们觉得好的很,却可能害我们极深。
类比例子:医生拔蛀牙和吃糖得蛀牙两个案例。
7.假如我设立界限,别人会伤害我。
界限是测验我们人际关系好或坏的“石蕊试纸”,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尊重我们界限的人,自然会喜爱我们的心愿,我们的意见,以及我们独立自主的人格。而那些不尊重我们界限的人所告诉我们的是:他们不喜欢我们对他们说不;他们只喜欢我们向他们说好;他们只喜欢我们顺从他们。
我们可用“石蕊试纸”来测试那些你认为重要的关系。在某些地方向他们说不,你不是发现你们的关系变得更为亲密,就是明白你们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好开始的。
有些人会因为我们设立界限而遗弃或攻击我们吗?当然会。可是,学着去认识他们的性格,然后,采取必要的行动去解决问题,比永远不知道对方的真面目要好的多多了。
我们是活在人际关系中的,你需要别人,因此,你必须有一些安全的地方,在那里,你与其他人的关系很是亲密;在那里,你可以被他们无条件地爱着。
8.界限的意思是我生气了。
“负面”的感情,常常是在告诉我们一些情况。比如恐惧警告我们要远离危险,叫我们要小心。伤心表示我们有损失——失去人际关系、机会、观点等。怒气,也是警告危险的一种讯号,只是,怒气不要我们往后退,而叫我们向前面对危险。
怒气告诉我们:我们的界限受到了侵犯。愤怒的情绪就像是国家的雷达防御系统,是我们的“早期警告系统”:当我们有被人伤害或控制的危险时,它会警告我们。
怒气也给予我们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感觉,给我们力量保护自己,保护我们所爱的人,保护我们的原则。
具有成熟界限的人,是世界上最不会生气的人。刚开始设立界限的人,怒气势必增加,可是,那些怒气,也将随着界限的成长与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少。
当我们被侵犯,我们就会受到早期警告系统的警告。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一开始就避免自己的界限受到别人的侵犯,就不需要生气了。你会更有能力控制你的生活与你的价值观。
9.别人如果设下界限,就会伤害我。
接受别人的界限当然不容易,谁也不喜欢别人向自己说不。
其实,当我们不能接受别人向我们说不时,我们已把自己生活的控制权转交给对方了。对方只需威胁要收回感情,或从我们的身边走开,我们就会乖乖就范了。
无论何事,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你是否要别人尊重你的界限呢?那么你就必须先愿意去尊重别人的界限。
9.界限引起愧疚感。
我们以为我们从别人那里接受了什么,就亏欠了别人什么。
问题是在那些根本就不存在的债务。我们所接受的爱、钱、时间——或那些让我们觉得有义务必须回报的——都应该算是礼物。
“礼物”就是无条件的给予,受着只需有感激的心,送者根本不期待对方的回馈。施与受的关系其实很简单,就是谁爱了谁,希望能为他或她做些什么,就这么简单。
那些对我们好并真心关怀我们的人,我们欠他们什么呢?我们欠他们的是感激。因为我们有感激的心,就应该出去帮助别人。
我们必须分清楚,什么是“为了得到的给”与“毫无私心的给”。一般来说,这是很容易分辨的。假如你已经向对方表示诚挚的感谢了,他们还是觉得受伤或生气了,他们给你的大概是借贷。如果你给对方感激的心就绰绰有余了,那么你收到的大概就是你不需要自觉愧疚的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