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每天几乎都会阅读不同的文章,绝大多数是微信公众号推送,其次是微博的一些自媒体,最后是在其他各类软件中主动或被动搜索的文章。
那么,当我们第一眼看到的东西,是否会直接对思考产生冲击?如果标题足够有吸引力,或者标题已经涵盖了内容精华,甚至标题短得简洁明了,是否能增加读者打开的概率?答案不是绝对,但是有一定的概率在里面。
现代社会,有了智能手机,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多。上万个信息都可以在一部手机搞定。但是,每天的时间是固定的,也是有限的。大多数人现在习惯了信息被动输入,通过碎片化时间完成信息的获取,久而久之,我们习惯快速依赖外界给出的答案作为直接参考。
怎么才能保持或者提升思考能力?多阅读、多记录。唐代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圣不是一日而就,他也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才能造就日后出彩的作品。写一篇好文章,标题的确重要,属于点睛之笔,但更重要的是优质的内容输出,能引起共鸣或者读者思考是一个初创者可以去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