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眼里的“潜意识”

  前几天突然接触到一篇关于“潜意识”的文章,然后搜索阅读了很多相关介绍和文稿,在自己的思维里搭建起了“潜意识”的形象结构。原来潜意识并不是什么太过高深难懂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一个更形象化的切入点罢了。

        比如在我的形象结构里,潜意识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像有句话说的:“你的样子里有你看过的风景,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它就是在你不知不觉中铭刻到你灵魂里的本能。

        或者借用荣格的学说:“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作为理科生我们不妨打个比方,就像是:APP应用、视窗桌面和操作系统:意识是显性的就像APP,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我某个时间段想做什么,或是我讨厌什么;个体潜意识就像视窗桌面,是隐藏在意识后面,但是有时候又隐隐可见,它的装饰都是你构造出来最喜欢的或是最想表现的;那么集体潜意识是一种共同的边界,就像是操作系统,Android和iOS对应的是不同的内在,即使同样的APP他们在Android和iOS上也存在着根本的不同,这些不同也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是人种、可以是国家、可以是经济体。

        说到这里是不是对潜意识比较清晰了,其实所谓的心理暗示术、潜意识对话、甚至用户调研都是涉及到潜意识的应用,那么哪些是潜意识,潜意识怎么发现,潜意识有哪些应用这就不是本文的范围了,有需要我们后面探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