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值美国大学早期ED/EA申请放榜时间,中国学生ED/EA的录取结果大家普遍关注,美国的这些顶尖名校在国内发了多少Offer?在中国哪个高中或哪个城市又录取了多少人?哪个学霸或是牛娃拿到了HYPSM的录取了?又或者标化不高却逆袭名校的案例。
确实,对于美本申请者来讲,ED/EA的申请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如何安排EA,ED的策略?后面RD怎么办?首先我们来了解下美国大学早申阶段的各种选项,以及他们的优缺点。
SCEA/EA/ED/RA这四个概念的基本定义:
1) EA(Early Action提前行动):EA不需要申请人签署任何必须就读该校的协议;它不具有任何约束力。所以学生完全可以申请多所院校的EA。即使你被EA的学校录取了,你也完全可以选择不去就读。
2) ED(Early Decision, 提前决定):ED和EA的最大区别在于ED具有约束力。这就是说,在提交ED申请前,学校会让你和家长一起签署一份协议书;学生在申请时需要首先作出承诺:一旦他们被录取,就必须前来就读该校,并放弃就读所有其他学校。
3) SCEA (Single choice early action (限制性提前行动):SCEA 和EA的区别在于EA没有约束力,但是SCEA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学生只能对该校提出提前行动申请,不能同时对多所学校提出提前行动申请。对于SCEA,即使某校录取了你,你也可以选择不去就读该校。
4)RA (Rolling Admissions 滚动录取):没有明确的申请或录取截止日期。只要学生完整地提交了所有的申请材料,学校的招生办就会评估学生的申请材料,并且快速通知学生最终的评审结果,直到全部名额都满为止(比如普渡大学就是这样操作的)。
EA/ED/RA各自的优、缺点详解:
EA、SCEA
优点:
1.EA,SCEA是非绑定申请;学生可以在申请的时候对比多所不同的学校而提出申请;
2.其录取率相比RD会略高。但是,录取率相对略高并不代表你会更容易地被录取。
3.如果你提前申请了EA,SCEA,你就可以提前知道录取结果。如果你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你可以等到5月1日再决定自己是否想要就读这所学校。
缺点:
1.EA,SCEA并不提高录取申请者的概率;
ED
优点:
ED相对于EA来说,大部分学校录取概率稍高(可参考各校的数据ED/RD的录取率);对学生来说,要向你所喜欢的学校发出最后冲刺,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缺点:
1.ED为绑定式申请。也就是说,一旦你被该学校录取,你就必须选择这所学校就读;
2.学生只能向一所学校申请ED;
RA
优点:
1.它的申请期限较长,通常从9月份持续到来年的5月份,甚至可能延期到更晚;
2.通常在你提交申请后的几周之内,学校就会发布录取结果;
3.越早提交申请的学生,在奖学金和住宿方面越能占得先机。
缺点:
因为它的申请截止日期一般要到次年的5月1日,所以很多学生觉得只要5月1日之前提交申请都可以,而其实不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最高招生名额;万一在你提交申请之前学校就已经满员,你就没有任何入读机会了。一般来说,学校都会在其官网发布信息,名额已满,停止招生。
了解了这些申请方式以后,我们看后面的策略如何定。
ED策略-越高越好
因为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采用了ED政策,而有些大学ED阶段的录取率确实比RD阶段高很多,ED录取的人数也占了班级总人数的很大一部分。以西北、宾大、明德、鲍登、达特茅斯、杜克等顶尖大学和文理学院为例,这些学校ED阶段录取的学生人数能占到入学新生总数的40%-50%。但是ED是毒丸,必须选择自己百分百满意的学校,录取了是不能不去的。所以,我建议一定要选择高就的学校,选这种录取了自己能笑醒,感觉自己赚到的学校,否则就亏了。
EA/RA/SCEA策略-保底+早知道
EA则由于没有绑定的义务,情况和ED不太一样,很多学校EA和RD的录取率相差并不大、甚至更低;但Yale、Harvard和Stanford这些采用限制性EA政策的学校,EA阶段的录取率也还是要比RD阶段要高一些。所以,我认为EA是平安符。EA阶段要选择自己认为能够保底和匹配的学校,还要注意,尽量选择那些在RD决定前有结果的学校,这样能够对后面的RD有指导意义。
在目前时间点上,
如果你ED成功,那么恭喜你,上岸了。
如果你EA成功,那么不错,以EA录取的学校为基准,往更好的学校冲击。
如果你EA/ED均没有收获,那么要考虑重新定位,或者认真审视自己的文书,活动列表,或者调整自己的申请策略。
阳光总在风雨后,大家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Offer)!点赞收脆鹿!!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