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少年游
最近改了简书的昵称。
原来叫【少年游suny】,改成了现在的【拾年呀】。
当然,后面的suny、呀的词缀是规避昵称重复,我真正想取的是前面的字。
少年游,取自词“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感慨时光易逝,物是人非。尤其是“终不似,少年游”,直击我心。
多少年少的友谊、欢乐,最终只停在了年少。

02 拾年
少年游suny这个名字,不好记,也不好被称谓,便打算另改一个名,思来想去,最后从我qq的个人说明“十年,也许是个很巧妙的时间”上找到了灵感。
我清楚记得,这个说明是我小学毕业是写的。
那时,我与三位小学的挚友将各自奔向不同的初中。其中有两位是同班同学,有一位是家附近的同龄小伙伴,在学校我们聚在一起玩耍,在周末我们更是肆意欢闹。
小学的周末,我历来是早出晚归,挚友的一声喊叫我便兴奋的冲出家门,到炊烟升起,各自父母来找,才不舍分开。
那年小学毕业,我们互相约定,周末要接着一起玩,定了一个十年之约,我们十年后要在那座时常玩的水塔下再聚。
那时,我认为我们的友谊会天长地久,并不知道此后我们一起度过的周末会越来越少,联系渐少,直至再无相聚。
从2010年到2020年,约定的日子到了,约定的人却没到。
那天,我看着高塔明白了。
所谓长大,就是不断告别。

03 第二个拾年和第三个拾年
与小学挚友定下了十年之约,巧的是,又与初中挚友和高中同学约定了十年之约。
初中是与两位挚友的约定,高中则是全班同学的约定。
初中的两位挚友,我们三人都在同一宿舍,床头连着床尾,夜里畅聊,一起看当年流行的网络小说,一起做彼此背默学习的搭档。我们喜欢一起打饭到食堂三楼的阳台吃,边吃边看操场上的人来人往,擦肩而过。
殊不知,初中毕业后,我们也如同操场上的那些同学,在彼此人生中擦肩而过,联系渐少,甚至还失联了一位。
不知这个十年之约,能否如约相见。
高中的约定,倒不是与挚友了,而是毕业时班长组织全班同学的约定,十年之后,回学校的百年榕树下相会。这个约定我相信可以实现的,去年年初的疫情,我与高中的挚友们建了个小群,至今我们每日在群里闲聊,分享生活,一起组队玩游戏,假期也开始频繁相聚。
去年到今年间,比我们高中毕业后三年相聚的次数都要多。
好像我们都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原来,我们不习惯单独去打扰一个不在身边的人,即便这个人是曾经要好的挚友。但我们可以接受在一群好友的氛围里畅聊,不担心会打扰到他们。
也许,维系别离后友谊的最好方式,是有一个大家一起参与的圈子。

04 拾起年华
十年,对我来说,真的是个很巧妙的时间。
十年,我从幼年到了少年。
十年,我从少年到了青年。
十年,我将从青年到壮年。
我参与了三个十年之约。
拾年拾年,拾起年华,看此前的自己,遗憾感慨颇多。
我相信大多数人回忆过去,也多是遗憾感慨,但更要从过去看到未来。
以前错过的,将来不要再错过;以前未曾珍惜的,未来要看重珍惜。
下一个十年,我打算与自己约定,做更好的自己。
拾年拾年,拾起年华,看此后的自己,能否减少将来的遗憾。
我是拾年,愿我和你的下一个十年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