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教语文》——教课就要简简单单去浮华

       好久没有享受过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的感觉了,真的有畅快淋漓的感觉,带着好奇,带着问题,带着求真的态度,翻开了支玉恒老师的《简简单单教语文》。

       全书共四辑,近一半都是讲一些教学琐事。从文中可以了解到支玉恒老师,在那个苦难的年代,在有限的空间里,在面对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在面对自己不争气的身体的时候,在夫妻二人扣完借款只剩一角钱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行走在教育行列,依然守着自己的课堂,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感谢时光见证了一位小语界大师的成长史,感恩时代让我们一睹支老师的风采。

       改体从语。支老师1939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59年于河北体育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上体育课,1977年,近40岁时改教语文课。当时他连汉语拼音都认不全,于是虚心地向低年级老教师求教。踢球多年的脚很灵活,而用手写字却很费劲,于是苦练三年,无论写教案、改作业、批作文、写总结等,均用小楷毛笔书写。虽然语文教学起步较晚,然而他以勤补缺,刻苦钻研。天道酬勤,他最终成为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小语界的“四大天王”之一。试问自己身处一个幸福的时代,信息化高度便捷的时代,有没有一颗虚心请教的学习态度?有没有刻苦练习基本功的坚持?有没有倾注最大的热情给予自己的教学工作?

       支老师是如何备课的呢?第一,细读文本,抓住根本。只读一遍,是非常认真、仔细的读,读完合上书回忆,在回忆中抓取这篇课文最突出的特点和留下最深印象是什么。第二,注重实质,简化课堂。择要而教,没有暂时的舍弃,就没有长远的取得;没有局部的少,就没有整体的多。第三,驾驭课堂,随机调控。“驾驭课堂”就是要驾驭学生的学情,驾驭学生的思维动态,而不是驾驭教案,教案是提前的预设,但不能生搬硬套。

        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语文课究竟是干什么的?归结一句话,就是用听、说、读、写的手段,去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这就是语文课要干的事情,也是书中支老师反复谈到的。他还主张语文教学要体现出让学生“得文、得意、得言、得法”的特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即为“得文”;感悟文本的情理、意趣,即为“得意”;品味其字词句章的运用之妙,即为“得言”;通过学习文章掌握了写作方法,即为“得法”。   

       书中《太阳》的课例让我深受震惊,一篇说明文竟然被支老师设计的如此精妙,从少先队员到小队长,到中队长,到大队长 ,到大队辅导员,把太阳的一般特点和太阳关系密切的事物清晰的理清楚,并且用“如果...就...”这一关联词,让学生自己围绕“一般特点”与“密切关系”来构建句子,把谁包含谁,谁影响谁说的清清楚楚。

       回忆起自己教授《太阳》这一课时,就是让学生先读书,然后找出太阳的特点,再找出太阳与人类生活 的密切关系,基本上这节课就讲完了 ,只是在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而教书,并不是带着学生深入浅出的在文章中走一遍。

       支老师非常重感情。在书本的最后,支老师用文字记录着与斯霞老师、袁瑢老师、杨再隋老师、光璎大姐、底学峰先生...…的点点滴滴,一份关心,一份鼓励,一份指导,一份爱护,一份温暖,一份执着......让我读的感动不已。

       读罢此书,不仅让我得到了诸多教学上的启迪,更感受到了名师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的积淀,教学的热情,更要有“反璞归真去浮华、大道至简”的人生态度!这就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潜心读书,多思考,多探索,多创新,努力追寻属于自己的课堂风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