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营销概念”过时了吗?

《哈佛商业评论》有篇名叫“淘汰过时营销概念”。在老外作者看来,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已经落伍得不适应这个时代了。具体包括:

1、品牌。当消费者能够通过更好的信息渠道来评估产品的时候,品牌的重要性就下降了。这些新渠道包括其他用户的评价、专家意见以及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建议。这一转变让后来者拥有了较低的准入门槛,随即带来更不稳定的品牌价值。这意味着,赢得市场份额的后来者不该太早庆祝:消费者来得快去得也快。
2、用户忠诚。在今天这个能够用低成本获得高质量信息的年代,消费者可以轻易移情于提供高品质产品的新品牌。
3、定位。如今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时,很大程度上会参考其他用户和专家的建议,漂亮的市场定位不如过去那么有效了。

最近我也有很多迷惑。让我迷惑且思考的是:在这纷繁的变动中,是否还存在本质不变的东西?
思考的结果,与老外的结论恰恰相反。

“品牌”会消逝吗? ——我觉得恰恰相反。
越是选择众多,越需要品牌进行背书。信赖越缺失,老实人就越珍贵。我觉得,这个时代的”品牌“会回归到本质:产品或者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以及最终形成的两者之间的默契。

忠诚度—— 这玩意儿也许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我觉得,所谓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说到底,还是因为以前的选择太少。让消费者对自己忠诚,不如自己对消费者忠诚,永远讨好他们。

定位——作为思考方式,是一种必备的市场竞争思维
定位是一种“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虽然定位并不一定带来成功,但这种思考方式,我觉得是对的,也是会长期存在的。因为定位思维,解决的是市场竞争中,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占位”问题。只要竞争存在,心智占位也会始终存在。可以预见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在选择困难症泛滥的时代,这种思维更尤为可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