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系列学习:税收和补贴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了下税收的基本的概念,并且列出了基本的简单模型,这样的话基本的利润无非就是图中的这个曲边三角形

图中的新形成的这个平行四边形无非就是政府所抽取的税收,这样的话政府从原有的社会福利中抽走了一块,然后导致买卖双方的购买意愿降低,成交的价格降低,原来消费者和生产者获得的总的福利一直就是一个曲边三角形,但是是降低了社会福利的.

到这里大家可以看出来收税是一种什么行为么?其实是一种降低社会福利的行为的,但是政府又不得不去收,因为政府又要提供公共服务,这样的一部分的损失其实又成为了一个无谓损失.

现在我们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收税以后对于买卖双方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是谁的损失会更多?或者说作为一个卖家,他就生产一台冰箱,因为你收他税,现在生产者收到的钱要比原来少,那少多少呢?这也是值得关心的.因为总之是对于这件物品的买卖,假设有100元的税被抽走了.那么到底是商家承担了比较多呢?还是消费者承担了比较多呢?我们就要看图说话:

现在这个供求曲线都是曲线,但是在税收较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他在小范围内是一个直线(这个想法在高数,还是物理上都是经常使用,这是一个微圆的曲线),

那这个红色部分就是无谓损失,我们现在关心的是原来的成交价格P0,现在新的成交价格是Pe,对于商家来说原来一个冰箱能够卖出P0,现在卖出去Pe,他的亏损是多少,因为你收税导致成交价格降低,他的亏损无非就是P0-PE,对于买家来说,实际上他付出的是 Pe对应的价格加上税收的价格之后的价格,我们画出这个三角形

这里的Q1≠Q2,他们的长度不一样,纵向的跨度其实就是他们的斜率之比,谁的斜率越大其实谁承担了更多的赋税,这个是有共识的,那么斜率代表了什么概念?如果用专有名词来说的话,叫做弹性,如果用生活化来理解的话,谁越不去关心税收,谁的损失就会越小.比如说大家都要吃大米,但是如果大米的价格急剧翻倍的话,大家购买的量会不会急剧下降呢?

其实不会,因为大米是生活必需品,所以这时候对于大米这样的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更趋向于平缓的还是趋向于更陡的?其实是更都陡的,因为价格越陡,代表着越希望成交,他的价格是不敏感的,越不敏感就表示越关心.平缓的其实就是类似那种爱买不买的那种,你的价格稍微提升一点点,我可能就不会买了,你的价格可能降低一点点,然后我买的量就会急剧增加,表示我很在乎价格.其实对于买家和卖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商品价格越不敏感的人,其实他承担的税负比例越小,税负比例其实大部分是由价格更敏感的那方来完成的.或者用弹性的术语来讲,弹性越高代表着对于价格越敏感,越敏感就要承担越多的税负.

那么如果我们从卖方的图中看,其实那个也可以形成上图的这样的一个三角形,而这个三角形是由他们的相对的弹性来决定的,所承担的比例,在这两个三角形是一样的,而这个三角形的斜率是由他们的相对的弹性来决定的,那么这样的负担的税负是没有改变的,也就是说,对于政府来说,他向买家收和向卖家收,最终对于买卖双方的影响是没有差别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实际上对于买卖双方的付出,谁付出都一样.

但是从事实上来说,向卖方收是比较容易收的,因为卖方往往是机构,公司,所以他的财务往往是比较合规的,买方很多情况下是个体,这样你很多情况下都是查不到他的账,这时候比较靠谱的是向买方收,但是如果是劳动力市场的话,因为买方是公司,卖方是个体,这时候要去向买方收,反正这时候要怎么简单怎么来.这其实也就是个人所得税方面为什么公司往往会替员工交税,而不是员工先收到钱再给政府交税.

讲到这里,我们给简单的收税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大家只需要记住上边的简单的三角形好了,那个三角形是我们本次的收税问题最重要的一个图形,原本的供给和需求关系,会产生一个均衡的价格,但是因为有tax的原因,所以双方共同负担了tax的钱,那么买方实质上是承担Q1那部分,卖方得到了Q2这一部分的价格,双方都承担了税负的一部分,但是谁承担的税率多还是取决于谁的斜率大.

当然,上述讲述的收税行为是政府的普遍的一个做法,但是偶尔极个别的情况下,也会有出现政府补贴的行为,但是收税一部分可能是提供公共服务,另外一部分可能就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情况,比如退税其实就是一种劫富济贫的收入调节,所以这个取决于很多的东西.接下来我们说下补贴:

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政府会出现补贴的行为,但是这不是一个普遍的情况,但是确实有一些行业会有政府的补贴,甚至有些企业还会去游说政府去给自己的特定的行业去补贴,比如说新能源行业,但是究竟补贴是好是坏,是否能够提高我们那块三角形的福祉,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让我们一起想一下跟税收相反的补贴的话供求曲线是怎样的一个变化?

补贴的话其实理解起来就是政府鼓励你进行交易,比如说一台冰箱卖1000元,但是你买家只需要交900块钱,政府给你补贴100块钱,卖家依旧可以获得1000块钱,所以卖方更加愿意卖,买方也更加愿意买,所以这就叫补贴.假设原来的供求关系是这样的:

现在我们假设认为补贴对于一件商品是一个定值的话,那么请问他们的供求曲线是应该怎样的移动的,因为有税收的例子在先,我们现在先假设补贴先给需求方,这样的话供求关系会怎么变化:

在我们收税是,政府想要限制我们的交易,在政府补贴时,我们可以认为是政府在鼓励我们进行交易,这样的话需求量就会向上移动,那么达成平衡后,原来的QE变成QN,原来的PE变成PN,那么消费者付出的钱是多少,首先补贴的是这样的一个量是Δ,所以说这时候有形成了一个新的三角形,这个时候商家收到比原来更多的钱,消费者付出比原来更少的钱,这个比较合理,而到底是补贴给消费者的多还是生产者的多,依旧取决于那个弹性,那么在接下来我们也会按照以前的分析方式来分析下社会上总的福利会有一个怎样的变化

先提醒一下,大家可能发现新出现的这个三角形的朝向是负方向的,这意味着是社会福利的减小,这意味着消费者本来不应该花这笔钱的时候却花了,这难道有什么影响么?下一期我们将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3.6税收 通常而言,在股权交易情况下,目标实体的所有历史税务风险都会继续存在。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
    李怡然阅读 8,027评论 1 4
  • 《新约》故事说:耶稣带门徒布道,路经一个关卡,收税人上前拦住他们的去路,要收他们的丁税,耶稣问彼得“你说我是谁?”...
    青蔚阅读 5,894评论 0 4
  • 我坐在火车上,耳朵里塞着耳机听音乐,望着窗外的风景回味着这个假期。 假期前几天跟以往的休息日一样,关掉闹钟,睡到自...
    咩一阅读 650评论 0 0
  • 彻夜难眠,终于迎来了我的四级考试! 一鼓作气,终于结束了我的四级考试! 刚走出考场,一路上都是嘈杂的人声,我的耳朵...
    依旧花落知多少阅读 4,249评论 8 4
  • “我们,要不就算了吧。” 一个男孩说,站在他对面的女孩听了,既没有撕心裂肺的质问与痛哭,也没有悲痛欲绝的自我放弃,...
    顾懿元阅读 1,13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