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忙了一天,回家媳妇说买好菜了,我便兴冲冲的跑到厨房准备做菜。当我从塑料袋子里面拿出这个焦头烂额的萝卜后,兴致马上失去了大半截。
这个萝卜,在老家叫狗呲尿(sui)。也许这个词就是专门为这样的萝卜发明的,仅适用于长成这样的萝卜。我理解的意思是: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在这个萝卜还没有长大的时候被狗在头上洒了泡尿,导致外表被烧伤,日后长成了这般模样。
这么粗心,卖菜连看都不看?
非常想吃萝卜,但这个萝卜是开张菜摊上仅剩的一个?
这个萝卜是添头,白送的?
一连串疑问从我脑子里向外蹦,反正是这个让人看着很不爽的萝卜,让我很扫兴!我手起刀落,咔咔几下把这个萝卜修理掉了一半~
憋不住!
我便质问媳妇,“看你买的这是啥萝卜?”
“刚才在胡同口,我看见一个老太太推着三轮车卖菜。都天黑了,又这么冷,我把剩下这点菜(一个萝卜,一颗白菜和几个小胡萝卜)都买下了,好让她早点回家。”
哦~~
我惊愕着张开口,不知道该怎么说~
媳妇有颗善良的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无需宣扬。
我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
而且好多人都在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没有任何拉人垫背的意思)!
这个错误就是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给人“下结论”、“打板子”、“扣帽子”。而且这样的错误在管理者身上尤为明显。
大家都习惯第一时间骂别人“傻”、“笨”、“二”,用“明知故犯”、“胆大妄为”甚至举起“道德”的棍棒穷追猛打,恨不得让他做鬼都铭记“教训”。
我们设身处地的考虑导致他犯错的实际困难了吗?
考虑他选择这样做的初衷了吗?
他有没有因为心理包袱或是其它如家庭、身体方面的难言之隐?
做出处理决定前考虑到他的“苦劳”了吗?
总之我们很少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结合当时的处境考虑问题!
而真相往往是“他的世界你不懂”,牛顿定律在他的宇宙中不成立!
而我们只是一个~
信口雌黄的看客!
为虎作伥的帮凶!
是鲁迅笔下那群像鸭子一样伸直脖子看热闹不怕事多的麻木群众!
我们整天把“以人为本”挂在嘴边,但遇见问题、责任时,又有几个能够以人为本的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呢?
萝卜是管理者因势利导有效激励的最好工具,希望我们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经常想起它。
让大棒一边呆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