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玲的“表白”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冬玲是2021届毕业的学生,我的语文课代表。冬玲说话嗓门大,透着自信,这是曾经典型的洋浦孩子的优点,现在洋浦的孩子们好多说话声音小且含含糊糊(只说给自己听),让我很不适应。冬玲写的字也大,有些豪放,关于这一点儿我时常提醒,冬玲也尝试改,但改得不多。这应该还是和冬玲的性格有关,毕竟这么性格开朗、思维活跃的孩子,写字的时候也不太想拘住自己,这我是理解的。

2025年3月6日晚18:56分,我即将上晚修的时候冬玲给我发了信息。

信息里有文字,有图片,还有一篇文章。我俩平时也时常联系,我们讨论书籍,比如《布鲁克林有棵树》就是冬玲推荐给我看的。我们讨论电影,冬玲毕业后还特意整理了一个“电影单子”给我,里面有我们曾经一起看过的电影,还有冬玲补充进去的一系列好看的电影。我们讨论社会现象,比如关于抑郁症和抑郁情绪的区别,最近冬玲发给我的文章,让我明白了抑郁症是没法自己战胜的,必须治疗。当然我们也讨论他们班的同学们,冬玲告诉我:“老师,我们班同学也挺厉害的,龙勇保研了,钟南保研了,柳花回母校了。”最让我欣慰的是冬玲一直保持着阅读的好习惯,爱阅读的人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虽也会经历人生低谷,但总会给自己找到一条出路。

能直观映入眼帘的是文字信息,冬玲的文字信息有三条“老师,看到这篇文章想到的第一个人是您”;“我始终觉得被您教到是很幸运的事情”;“爱就要大声表达出来,不然憋在心里会遗憾的,老师您肯定能理解我的感性,冰点周刊也是本非常好的非虚构读物,有条件也可以让学弟学妹们多读读。”文章标题是《宋老师的葬礼》,我心里有那么一点儿吃惊,显然这篇文章是写一个老师的葬礼,怎么想到的是我?花了大概半个小时看完了这篇文章,又看了看冬玲截的图片。图片内容是:

宋文武还会在课堂上放电影,在怀远一中属于特例。一到课间,其他班的学生都围在窗户外面看。2015届学生何清源说自己那时想不通,为什么宋老师"居然敢在0班放电影"。0班是由全年级排名靠前的22名学生组建起来的拔高班,由宋文武担任班主任。

另一名学生常瑞觉得,宋文武是他见过最独特的老师。从前常瑞的成绩不好,受过"老师对差生的冷落"。但新班主任宋文武让他很意外:"他给每个学生的关爱没有差别,真的是一视同仁。"他也从不体罚学生。

看完文章和图片, 我当然明白冬玲为什么表白,当时他们班是1班和宋老师的0班一样,我们也一起看过电影。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从不体罚学生。这也是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天给自己立下的原则,至今坚守。我也曾经是学生,我在学生时代被某个老师歧视过,也被有些老师体罚(老师动手打学生)过。自己淋过雨,知道淋雨的感受。

这篇文章让我的心很沉重,那么好的宋老师,生命却停留在48岁,若他可以活得更久,为国家做的贡献不是更大吗?宋老师实在是累死的。想了一会儿,宋老师是宋老师学生们心中的好老师,仅在于此,而我也只是冬玲心中的好老师。

我知道冬玲不仅仅是想表白,冬玲希望我保重好自己的身体,这是一个学生给老师的关爱。冬玲也关心我的教学,推荐“冰点周刊”希望学弟学妹们多读。当然他们没有机会读,只有我找时间选文章给他们读了。冬玲作为毕业了的学生依然关心洋中学弟学妹们的教育,这点儿是让我更欣慰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