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

من عرف نفسه فقد عرف ربّه

认识自己,则认识造物

认识自己的渺小、需求、无力,则认识造物的全能,无求、主宰。

“认识你自己”,据说这句话最早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后来哲学家们大多引用此规劝世人。

认识自己首先是人要有自知之明。有人一位哲学家,有人问他:什么是最困难之事?他回答:认识你自己。然后又问:什么是最容易之事?哲学家:“给别人提建议。”显然这位哲人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苏格拉底:“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因为这句话,他被德尔斐神谕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

《你说:我不对你们说:我有造物的一切宝藏。我也不对你们说:我能知幽玄。我也不对你们说:我是一个天神。我只是遵从我所受的启示。你说:无眼的人与有眼的人是不是相等的?难道你们不该想想吗?》

无论是从上述两则哲言,还是这节经文中,我们足以明白,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承认自己在宇宙最高秘密面前是无知的。

其次,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人性的秘密,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人性。比如认识自己的贪婪、虚荣、自私,亦或者认识自己的知足、无私、真实等。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性认识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无情地把自己当作标本,借之反而对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最后,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自我实现,真正成为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