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我才能到达牛人的境界?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S点评:从本周开始,我们加码。请在你的正式最终文章前面,用200字左右的篇幅,写下你的分析逻辑过程。分析逻辑主要反映并记录你在看到题目后的想法,你的逻辑思路以及到最后你在成稿时,思路的变化过程。请根据实际的想法用文字记录。这个很重要,请如实写下。后续的每一篇文章均适用本条要求。请把你跳跃的思路,捕捉到你的纸笔上。

这道题目建议抓的一个点在于,一个客观事物的存在,以及其带来的两种不同的属性。

什么时候,我才能到达牛人的境界?


每天,我都在朋友圈看到大量的“课程报名”、“干货分享”,一方面我觉得小伙伴们都充满了正能量(打小广告的都被我拉黑了);另一方面,我也时常会反思:为什么他们每天都在报名呢?

按理说,如果我们参加了“战胜拖延症”的课程,又做了长期的打卡练习,应该就摆脱拖延症了吧?如果我们看过几篇很有用的“时间管理”方面的干货、并且落到实处去应用和反思,那么,好歹也上了一个坎、多少掌握了“时间管理”、需要学习更高级的东西了吧?

可是,从我自己来看,好像不是这么回事。

去年我不懂时间管理;今年懂了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但是比起去年,好像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突然想到尼采这句话:人是一根系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绳子。

这句话似乎揭示了我的处境:一方面,我们内心有惰性,比如好逸恶劳,可以理解为“动物的一面”;另一方面,我们还非常的积极,比如看到别人坚持,自己也备受鼓舞,看到鸡汤文,自己也很受震动——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变成一个执行力强的人,这个可以理解为“超人的一面”;

所以,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经历这样的挣扎——

“动物”说:今天上班太累了,我们放松一下吧!偶尔一天不坚持也没什么影响;

“超人”说:不行,你说好要每天坚持的!你看你的小伙伴们做的多好!


那到底是放纵还是学习?

尼采说:我们就站在两者中间,脚下是悬崖,随时有掉下去的危险。


学习真的那么困难吗?

肯定的,因为我们的精力来源于自己身上的“动物性”;一个被禁锢了“动物性”的人,眼神里很难看到生机;而“动物性”本能却又是好逸恶劳的。

S也说过:成长本身就是这样一场反人性的旅程。

因为,学习就是要让我们走出舒适区,去成长。

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好地完成“从动物到超人”的成长?


我给自己总结的经验是:

首先,明白自己的处境,承认自己不完美;

然后,不要压抑自己“好逸恶劳”的一面,因为那是力量来源,我们还是应该适度放松一下;

而且,不要把自己变成每天都要完成过量任务的“超人”,这样坚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自动放弃(这样的情况,在我身上好像出现过十几次了吧);

另外,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值得庆祝;而每一个进步也需要保持,因为那真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步。

所以,如果真的要成为牛人,听一场分享、背一篇干货是不够的。


我们站在深渊上方的绳索,“走过去危险,停在中途也危险,颤抖也危险,停住也危险。”最好的方法是:一点点的改进、一天天的坚持。

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就离“动物性”越来越远,离我们心目中完美的“超人”,越来越近。


不过这段时间可能会很长,也许是1000天,也许是10000小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