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竹林,三胖说,这竹子的粗细做筷子正好。没等我吱声,她又问,你想到啥了?是不是想到了毛笔杆儿?啪!她给了我一巴掌,接着说,哼!我可和你不一样,我就是个吃货。
那我就写写吃货三胖。
在飞机上,看见小团小团的云聚集在一起,三胖感叹道,天空是口锅,云朵是浮在里面的疙瘩汤,还是雪花粉的。
携手放浪江湖,她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你放心,咱俩走大街串小巷,一定能找到好吃的。吃撑了,我说幸亏还能走路消食。三胖则总结: 如此能走,只为多吃一口。
好吧,从周真真粉面店出来,我们又站在了酒酿店的门口,等待桂花米酒的时候,她问我,南方好玩吗?我说南方好吃。她一听就乐了,又问,那你玩得开心吗?我玩得开胃!她很欣慰我没有辜负她的盛情。
三胖的人生信条挺简单,从她的座右铭“老骥伏枥,志在碗里”可窥全部。让她开心也不难,小姐找小妹,出来撮一顿儿。菜一上桌,啪,快乐来啦!
去她家,坐在沙发上,随手拿起本杂志,是《贝太厨房》。换本书,是《养生汤品》。翻开《三联生活周刊》,又是年夜饭特辑。
三胖的很多生命历程都会围绕着食物铺陈展开。比方说,牙痛,去看牙医,医生从她的牙缝里抠出一粒隐匿的辣椒籽。再比方说,屋子里就我们两个人,我却听见她和谁在说话。
你别动,你别动!
她好言相劝,可我离她五米远,正坐着磕瓜子,她在劝谁?
悄悄站起来,看明白了,她往冰箱里塞猪肉,冰箱太满了,她使劲塞,冰箱都晃了,她劝它别动。
还有呢,帮她拖地,墙角突然传来一声炸响,吓我一哆嗦。三胖说,昨晚也有这动静,应该是地热温度太高,把踢脚线的钉子给崩出来了。
过两天,仨胖子聚在她家,闹够了正要睡觉,又是“砰砰”两声响,给二胖吓得从小房间里滚出来,二胖说这特么什么环境,要不我还是和你们挤着睡吧。
我说没事,是墙钉崩了,说罢去墙角,正蹲在地上找钉子,就听三胖说,卧槽!
抬头,见她掀开一个泡沫箱往里看,我凑过去,几袋真空包装的甜玉米赫然在目,都是胀鼓鼓的,看上去一触即炸,有的已经裂开了,散发出臭味。这个吃货,食品囤积多了,她自己都忘了。
满足口腹之欲,三胖有许多的理由,有的听起来还挺感人的。
她说,大胖你看,我一想你就吃点东西,一想你就吃点东西,现在,奶疙瘩吃了,炒米也吃了,喝点儿茶,我准备再吃些黄山烧饼。
一阵功夫,她又说,就这一会儿,我对你的思念已经达到了四块黄山烧饼的分量。
说起黄山,又想起我们睡在车里的日子,三胖比我起得早,她隔着窗户看旁边的房车做早餐,人家正在煮面。
我也起来了,想找一条内裤换换。这些东西平时都是她在归拢,我就问,哎?裤衩儿在哪放的?
她头都不转一下,一边眼巴巴地瞅着人家捞面条,一边回答我说,在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