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到底有多大本领?我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
孩子,我们人类的一个小物种。由于他的背景知识少,自我局限性限制,他不会像我们成人一样理性地思考.
所以,通常孩子借由周围人的眼光,来定义他到底是谁?他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作为孩子朝夕陪伴的父母,学会说话,会讲故事,成为孩子良性的哈哈镜,显得尤为重要.
儿子生性好动,但他的听觉系统特别发达.平时,他看上去手里玩着一个东西,实际上,他在用心听。去年,专门为这个给他到专业机构测试过.这是后话.
刚上一年级,没多长时间,儿子就进入老师的眼睛.不是因为学习特别好,也不是因为学习特别差.是因为他好动.用当地方言说,就是"躁".那个时候,老公常去接送儿子.每次见到班主任老师,都要聊到这一点.现在想来,老师应该是好意,提醒家长,多培养孩子专注力,能坐下来的能力.
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当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间,内心对他充满了无数的期待.我们也是买了好多家教书,卢琴,尹建莉……学习.但是,我想说一句,可能我们悟性不高,事情没发生,事情不深刻,我们当时只学到了皮毛,很肤浅.无知是要付出代价的.
老公回家后,每当儿子学习的时候,就要对儿子说一句话,:"老师说了,你坐不住,躁.......""
说长了,连儿子自己都相信,他就是躁,静不下来.他自己都说自己躁.
至到后来,我们学习家庭教育,想起自己干得蠢事儿,追悔莫及.昨天已经过去,无法找回.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说过那个字.儿子也不在意了.
他从小喜欢阅读,大部头的书如<人类简史><What if>,看得如痴如醉,一两个小时坐着看,是常有的事儿.这是一个坐不住的孩子吗?他躁吗?
父母的眼界就是孩子的天花板.父母的智慧,修行也决定着孩子的生命宽度.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对有自己哲学观,逻辑性的优秀父母.
开学以后,儿子就是初二学生了,但是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有好多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暑假听了好几场讲座,有些心得,想告诉他.我知道,不能急,得找机会.
前几天,晚上,我陪儿子学习语文的语法知识.中间休息时,娘儿俩随便聊。我忽然想起我的大事,这个时候,我们频率相同,我感觉应该有效果.
我转移话题,开口说:"儿子,接下来的五年,你会有两场硬仗."
儿子有点茫然,不知道我话锋一转,要说啥.
"一个是中考,一个是高考."听我这么说,儿子点头了.两场人生很重要的考试,确实是硬仗.
"这两次战役,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前线英勇杀敌,都是你一个人面对.它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战役。爸妈最多是后防供给.那么这两场战役中,平时训练的主战场就是课堂.课堂上,你不能半点松懈,一定要全力以赴.妈妈希望你不要受老师和同学的情绪感染。平时的在家学习,都是辅助。"
看着儿子听得认真,若有所悟。我讲得也津津有味.同时,我知道,不能再多说了,点到为止,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自己思考.
今天早上,我在厨房忙活.儿子进来,用手比量我的头顶,感觉到妈妈越来越矮.看到他这样比划,我特意往下蹲,更矮了.儿子笑得更厉害了.
我们做妈妈的,一定不要强势,一定在孩子(尤其男孩子)面前示弱.只有我们当妈妈的矮下来,才能把孩子给托举起来,孩子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空.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强势的妈妈,会培养一个懦弱的儿子.而一个懦弱的儿子,一定会给你吸引来的一个强势的儿媳妇.
想哪说哪,有点跑题了.想要给孩子最好的风水,我们的父母就需要用心地修炼.学习做一个会讲故事的父母,做一个智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