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后,发现与刑事案件有关联怎么办

在一些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发起民事诉讼后,经过法院审理,发现该案件和刑事案件还有关联,这时就涉及到交叉案件的处理。民事诉讼的发起人是案件的当事人,而刑事诉讼通常是由检察院提请公诉的,两者并不属于同一程序,那么,民事诉讼后多久到刑事诉讼?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编的分析。

一、民事诉讼后多久到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性质不同,是独立的。普通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构成犯罪则进行刑事诉讼,二者之间一般没有转化与转化的关系。所以也就不存在多久转刑事诉讼的问题。先刑事后民事是处理刑民交叉案件通常适用的原则,即当某一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有联系,刑事犯罪事实的认定与否影响民事诉讼最终结果的情况下,先处理刑事诉讼,再审理民事诉讼。

先刑事后民事符合审判客观规律。当刑事审判认定某种事实可能导致民事案件当事人民事责任的承担与否、如何承担的情况下,先刑事后民事成为必然。但在具体操作中,不能片面理解该原则,认为只要涉及刑事犯罪,民事诉讼都不能进行,这样势必造成被害人的民事权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法律保障。因此,在刑事案件没有侦破或涉嫌犯罪的人没有抓获的情况下,对可以分开审理的民事案件,不应中止审理,应当依据查明的事实,对其他共同致害人、负有连带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先行判决给付。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是什么?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般应当提交附带民事诉状,写清有关当事人的情况、案发详细经过及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出相应的证据。书写诉状确实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

审判人员应当对原告人的口头诉讼请求详细询问,并制作笔录,然后向原告人宣读;原告人确认准确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不论是口头还是书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都应当说明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姓名、年龄、住址、控告的罪行以及因犯罪行为遭受的损失的程度和具体的诉讼请求等内容。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必须在起诉书上写明,不能用口头的方式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应当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没有提起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等,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便他们决定是否行使这一权利。如果他们放弃这一权利,应当许可,并记录在案。但是如果被告人的行为是给国家、集体财产造成损失的,受损害单位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免受损失。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是不同性质的案件,需要独立提请诉讼,并没有具体时间限制。也就是说民事诉讼后多久到刑事诉讼,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规定。通常在司法实践中,更多的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通过律师提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这样一来,就不用再重新发起民事诉讼了,省时省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案情 被告人高波,男,1971年生,初中文化程度,无业。2016年2月13日,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分局...
    私房小屋阅读 12,712评论 23 2
  •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MAGIC巫鱼阅读 4,134评论 0 9
  • 一直觉得自己的执行力是可以的,但是这趟旅游,经历一波三折。此刻让记忆,慢慢延伸,慢慢凝聚。。。 ...
    蔡丽峰阅读 3,875评论 0 0
  • 冬一一融融 扯一缕清风 掬一捧涧水 风儿轻拂我的发梢 涧水濯抚我的娇颜 风儿柔柔 涧水澈澈 啊,远方的你 像晴空皎...
    麦苗MaiMiao阅读 4,218评论 4 13
  • 绿意掩面妃子笑, 笑颜荔枝惹人馋。 馋馅欲滴出唇口, 口吐美言赞果鲜。
    快乐灵芝阅读 2,773评论 14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