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其意思是:指一个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对事物的理解、解释、观感,由他的内心决定。正所谓你用什么颜色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就是什么颜色的。当你心情愉悦时,世界就是明亮的,当你失意悲伤时,世界就是灰暗的。
曾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住在一间很狭小的屋子里,生活非常不便。有人经常为此抱怨,苏格拉底却安慰自己说:“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彼此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请,很好很好。”所以他整天乐呵呵的。
后来,朋友们相继搬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难免会有些孤单,这时他安慰自己说:“一个人安静,我可以认真地读书,很好很好。”所以他仍然很快活。
几年后,苏格拉底搬进了一座七层大楼里,他住最底层。底层的环境很差,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破鞋子、臭袜子和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时,苏格拉底又安慰自己说:“住一楼进门就是家,上下楼、搬东西都很方便,而且还可以在空地上种花草……这些乐趣呀,数也数不尽!”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又住到了楼房的最高层,上下很不方便,可他每天仍然是快快乐乐的,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住顶层也那么高兴时,他回答道:“没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每天上下楼几次,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字不伤眼睛。”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但他懂得自我安慰,所以总是那么快乐。另外,他也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于是他总是在享受生活。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总是看到不好的一面,以至于心情有时候不是很快乐。如果都能像苏格拉底这样,总能找出一件普通事情甚至是不好事情的好的一面、积极的作用,那么烦恼忧愁不就没有那么多了吗?正如“塞翁失马”一样,又焉知非福呢?!
有一个故事,讲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一个卖雨伞一个染布。这老太太天天闷闷不乐的。晴天时,她担心卖伞的生意不好,雨天时她担心染的布没办法晒干。有一个人开导她说,你反过来想啊,晴天时染布的生意好,雨天时卖伞的生意好……老太太一下子就开心了。
美国最受尊崇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我们的时代成就了一个最伟大的发现,人类可以借着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自己的人生!”
因此,当你改变心态时,你的言语、行为,甚至命运也会随之改变。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甚至不如意的事更多。
著名作家林清玄,曾经为朋友写了幅字:“常想一二”,朋友不解,他解释道:“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们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绝大部分,因此,活着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所打倒了。”
后来,朋友又让写,于是他又为“常想一二”写了下联:“不思八九”,上面又写了“如意”的横批。
由此可见,林清玄真是深得人生意趣的人啊!
愿我们都能拥有好心态,拥有快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