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无问西东》
每天我们忙着家务、忙着学习和忙着工作,这给我们带来一种踏实感,而这“忙”有多少是真正必须的?
伪忙碌者
早上俩眼一睁,睡意还在,脑子里便浮现出做早饭、洗衣服和打扰房间。好不容易有点空,书还没看几页就寻思着刷会手机解下乏。手机、家务和书本可把我忙坏了,也没见忙出个一二来。
我真有那么忙吗?不是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我发现刷手机的时间大概有四个多小时,洗衣服和做饭的时间可以合并部分,整理房间的时间可以缩短一半以上。仔细算了下一天有四个多小时是被假忙占据了。想知道自己忙的啥,记录下每项任务的时间就行了,分析下哪些是可省下的。
伪学习者
在一个知识付费型的时代,获取知识相比之前既方便又便宜。看到别人订阅某某专栏之后,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明显的进步。知识焦虑者们也开始了疯狂的囤书和囤课模式,岂不知,越囤越焦虑。
难道要说不该买书,不该买课吗?也不是这么说的,书还是要买的。买那些能提高自我认知,帮助解决问题的书。订些提高工作技能和自身能力的课,订了就要花时间学习,用实际生活来检验学习成果,把别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伪工作者
中国区谷歌的工程师们,工作时间和工作量都比美国总部的人多,而工作质量却相差很大。什么原因使得这种差距出现呢?无用功做的太多了。
很多人学习也好工作吧,都喜欢待在舒适区。舒适区多好呀,什么都不需要伤脑筋,每天动动手跑跑腿就能解决一堆的事。而这这一堆的事,真的就是那最重要的20%吗?如果你能从一堆的工作中找到于你而言有挑战,对公司对自己都有重要意义的20%工作,这才是你脱离伪工作者的法宝。
不要想着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中,每个人的日子都少得可数。我们要做的是去伪存真,找到最重要的20%,你找到了吗?又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