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没有奇迹,只有轨迹

老想不做,烂开始也是好的


追求舒适是我们的天性,人人都有或多或少懒惰和拖延的习惯。

90天前的我:习惯晚睡,9点前起床都是叫早起。做事容易焦虑,很难专注;吃饭不定时,粗心大意。

90天后的我:凌晨五点前起床才叫早。多晚睡到早上六点前一定自然醒。早起习惯计划和反思。每周和每月做自我检视。当然还没有完美,不过这个阶段是先完成了再说。比如今天23:59要交作业,我掐点也交了再编辑(^_^)

2016年底开始听各种喜马拉雅的付费课,本人松鼠病患者中期,付费课多的记不住,要开一个印象笔记去记录。其中不用查就找来听的就有叶老师的时间管理十堂课。当听说线下课有90天实体教练带组跟进,是一个课程最值钱的核心资产,还贴身跟进90天,感觉好习惯离我不远了。毅然掏钱开始了两天的线下课和90天的跟进。

自我介绍

在分享收获前,需要和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不小心剪短头发的我^o^


我其中一个梦想:没有目的地的旅行!爱吃爱玩爱笑爱生活的就是我。

还是一个爱码字和拍照的宝宝(2岁开始学习写繁体字,5岁已经被奶奶逼着每天写短文。童年陪着我长大的是许许多多的故事书。现在用简书每天写晨读感悟。
终身学习者(现在有三个主要的学习群,分别担任班长、班委和学员),还有在十多个饭团、得到和喜马拉雅付费学习app上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是的,有松鼠病的宝宝还还没有打算治。欢迎大家和我交流运用高效率app。
信息咨询大数据的创业者 (2010年入行到现在,2017 年三月在深圳成立自己的公司,未来有渠道运营方便的问题欢迎大家问我。

WHY 比 WHAT 重要

过去,我们经常眼高手低,想很多,但做不到。知道并不等于做到这个鸡汤背后的潜台词是“其实你不是那么想做”。通过带组教练跟进,让我开始知行合一,发掘自己的Why。

不讲信念和心态与行动结合,就是隔岸观火。别人在成功能干跟你有毛关系?许多人都是那种内心充满了不自信,置之度外的游离状态,才没有真正的改变。
人生第一次跑五公里后,和亲爱的叶老师合照




90天下来,我有了接纳不完美和对事负责的心态,有了工具帮助,有了目标,有了小组和班委的氛围去达成目标。

过去很容易焦虑,比如说一堆未读信息未读电邮和未看的QQ让我抓狂,现在我会对手机进行静音管理。定时会把手机关掉,比如现在,拥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段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跳出舒适圈

这次时间管理践行课我被选为班长,开始想拒绝,我是一个不喜欢管人,也不喜欢别人管我的人。而这个线下班比过去任何班都大,有160多人,还都是陌生人,真正锻炼了我需要和别人有品质的链接。还有知道了舒适圈外的自己可以做很多事。

首先由践行小组会开始,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使用印象笔记:分享锦囊、开会和留作业;用云之家app每个礼拜开线上班会。学习和实践了会议上除了主持人外,还需要记录大臣、时间大臣和排咪大臣让会议顺利进行。

经过教练的指导,慢慢养成了一个、两个的。。。良好习惯,每个礼拜五早上小组会;礼拜六早上班会。大家开始有了一种仪式感,一起每天打卡和金句分享。

现在开始习惯每做一件事情,先想想是不是方便别人?可以用其他更节省时间的方法吗?

每一次班会都需要邀请优秀学员分享。每一次去邀约优秀学员沟通分享,学习到真正有品质的沟通是: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如何让对方有温度,有感情和有热量的接收到你的爱。
惊喜是发现沟通后再在班会分享的同学,比平时微信文字沟通的说话有更深的感染力。让我意识到平时的沟通的盲点。

第一次毕业典礼筹备小组会由我们三个开始,感恩有你们


筹备毕业典礼

这个礼拜天7月30号是我们的线下毕业典礼。接受统筹任务到现在,迎接了许多让我成长的挑战:
学会用了4D计划项目。管理分工:分了宣传组、现场组,和财务组,再指派任务。
人数由原本预计深圳本地来30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66人参与,实在很感恩宣传组、和学委们帮忙推动打气的合作。
整个毕业典礼筹备下来其实就是一个大项目,再分解成小项目,最后到执行的一个过程。下次再写一篇分享细节。

人生未来还有多少个90天?
未来我们还会继续践行第二个到第N个90天。最好的学习是向成功者学习,由模仿开始,再演变成自己的风格做事情。

下一个90天的目标是什么?期望进入教练行列来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服务别人。

服务越多,收获越大。

90天,可以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可以认识很多正能量的朋友。也可以迎接许多美好的结果。不管什么人都会有缺陷,相信无限的可能性,互相相信的人之间,会有奇特的感觉。下一个90天咱们相互扶持,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们十个小组员线下课合照


全班同学的合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