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名言赏析(一)

历史上的《朱子家训》有两个,一个是明代朱柏庐所写,一个是南宋的朱熹所写。今天我们赏析的《朱子家训》,是南宋朱熹的《朱子家训》,它原载《紫阳朱氏宗谱》,是朱熹人生经验的智慧结晶。

今天我们赏析原文的第一段。

一、原文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二、译文

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之心”,以民为本,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尽心尽力,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父慈子孝,疼爱子女。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敬父母,报答亲恩。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和睦家庭。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团结为重。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气,以心换心,以爱换爱,以给子女提供和谐的成长环境。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尊重,维护丈夫的面子,激发丈夫的斗志,为子女提供完整的爱的气氛。侍奉师长要有礼貌、礼节,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信义。

三、赏析

以上这几句话条理清晰,表面看起来平平常常,细细品味起来一针见血,一字千金。

比如以“仁”来概括君之所贵,就非常的精辟。这里的君可以指所有的团队领导。所谓成事在天,为事在人。一个团队领导具有仁爱之心,他的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会以爱人为主,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的力量从而使团队走向辉煌。古人讲“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就是告诫各级领导,要以仁爱之心为人民服务,不可欺压百姓,欺骗上天。在商界,每一个取得巨大成就的团队也往往是爱护员工的团队,比如日本的稻盛和夫创办的京瓷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当时他并未出一分钱,全靠朋友支持赞助。然而,他对经营一窍不通,为此苦恼不已。冥思苦想了几个星期,他终于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为员工谋幸福,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他以这样的仁爱员工之心,最终使他成了三个世界500强公司的老总。

又比如:臣之所贵者,忠也。这个“忠”就概括得非常之精。“臣”除了指古代的臣子,也可以象征现在的所有团队的员工。忠在古代有两种含义,-种指忠心耿耿,另一种指尽心尽力,如论语中“为人谋而不忠乎”中的“忠”就是用的“尽心尽力”这个意思。“忠”既是一个团队成员顶层要求,也是一个团队成员做人做事的底线。比如列朝列代,任何团队,团队的领导都非常看重忠诚,而严惩不忠之行为。虽然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错误,但唯有对不忠,一致认为不可饶恕。不忠的反面就是犯上作乱,背主求荣,这一点无论古今中外,黑白两道,各行各业都是严惩不贷的行为,所以说“忠”(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忠心耿耿地维护团队的利益)是做员工的底线,也是做员工的最可宝贵的品质。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君的仁与臣的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师严徒礼朋友信,都是以心换心,相辅相成的。比如说团队领导自己不人,却要求员工忠;或者员工自己不忠却要求领导仁爱,都是不切实际的。以此类推,父母不慈爱子女,却要求子女孝顺自己;或者父母溺爱子女,却对子女不培养孝心,都是极为不可取的。反之,子女的言行也是一样。明白了这个道理,兄弟之间,夫妇之间,师徒之间,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也就可以以此类推了,以心换心,以诚换诚,以爱换爱,以信换信。不能够只要求别人付出,自己却不付出,那就是违反天道和人道的行为。

仅仅这几个关键字就这么深刻的内涵,其他的字词就不一一分析了,这些句子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品味起来言简意深,小可修身,大可治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