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是我心里的另一个归宿(二)

    我时常回忆起庐山东林寺清晨的朝霞,淡紫粉红的一抹在天边,随晨曦而变幻,婆娑的树影,清丽而寂静。

东林寺的清晨

    春雨肆意,春花浪漫,今天糖糖约了杜姐姐来家里看我的花花草草,都是爱花的人,聊起养花,聊起往后余生的安身立命,聊到初心的照见,又回想起天边的那一抹祥云。

拜塔

    日子里的艰难,十有八九,有目标的人会时常想起初心,初心不定则摇摆易退。就像拜塔,一步一叩,步步不易,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而拜,则毫无意义。而意义这个事儿,是主观赋予的,而并非本来就存在。平凡的事儿,讨饭吃的工作,就像拜塔,枯燥无味,唯有赋予它意义,才能生气盎然。

清晨的塔

      而塔,你拜不拜,都在那里,不会因为你拜而庄严,当然也不会因为你不拜而不庄严。


东林寺的小生灵

      茶歇间,讨论到:和尚托钵是不是讨饭?答:并不为讨饭,也不是真的没饭吃,而是给众生种福田的机会。这样岂不是生出优越感?和分别心?

    和尚托钵其实就是为了乞食,释迦摩尼祖师爷就是到处乞食。如果和尚托钵就是为了讨饭吃,我讨饭才有饭吃,不讨饭就没饭吃。你施舍与否我都还是要讨饭,我接受施予的喜悦也接受鄙夷的眼光,我选择了讨饭,我接受讨饭所造成的一切发生。这样优越感就没有了,剩下选择即承受,剩下步步皆初心。会不会更简单通透,不再纠结和分别?


那会儿还年轻

    时光匆匆,一下午的闲谈,照见初心,观自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