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五步创作一幅山水画

提到山水画,大家脑海中是否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山水画的制作过程。

山水画欣赏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大家知道中国画包括很多,有工笔画、花鸟画、山水画等。

山水画是以祖国的大好河山为对象,进行艺术化处理后,为大家展现的一种艺术形态。

大家可能认为,山水画的创作是非常复杂的,其实山水画创作过程并不难。

山水画的创作需要一定的基础,什么基础呢?

首先,需要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山水画是以书法的笔法来做画的。

其次,做山水画要平时多观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这样才有大格局、大胸怀。

第三,要有生活化的情怀。山水画是以山水为描绘对象的,但又不同于摄影,需要对山水进行艺术化的处理,这就要在平时多学习。

说了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作为一名山水画家,或者热爱山水画的朋友,平时多与大自然接触,多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对于做好山水画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画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山水画的制作过程,从技法上来看,一般分为勾勒、点染、皴擦、醒、补充完善这几步,下面一一做以介绍。

第一步:勾勒。

要创作一幅山水画,就要进行构思和布局,对自己所画的山水进行总体描述,从大处着手,勾出大体轮廓,包括山、石、树木、水的布局等。

初学者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或者临摹前辈的画作,格局要大,气势要恢弘。

在勾勒时,要注意不同的笔法的运用,中锋、侧锋以及篆书、隶书的笔法要结合使用,力求表现出力道和特点,山的粗旷、水的细腻、云的飘逸,都要注意用笔法去体现。

第二步:点染

点是通过墨色的变化,为山水画提色、增加层次的一种技法,能够表现出山水之间的厚重。

染是用国画颜料描绘山水的色彩变化,丰富画面内容和层次。

点染主要目的是画出主要轮廓,分出阴阳面以及起伏凹凸,阴面用浓墨点染,阳面用淡墨点染,并画出树木、云层、山石等的层次。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表现层次感和画面感,注意阴面与阳面、近山与远山的变化,画出树木的葱郁与云的灵动,该浓则浓、该淡则淡。

山水画欣赏

第三步是皴擦

皴是山水画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皴法有很多种,披麻皴、斧劈皴、米点皴、折带皴等等。

山水画用皴法来表达不同的味道和气势,要表现北方大山的粗旷,可以用巨斧皴,表现江南水乡葱葱郁郁的气象,多数用米点皴,等等。

擦是一种能体现山水画独特意味的表现手法,通常与皴、点等手法相结合,运用毛笔的技法和墨色的层次感体现山水的厚重。

皴擦丰富了对山水画墨色、景物的变化,进一步表达层次感和厚重感,让人感觉身在其中,体现中国画的魅力所在。

第四步是醒

勾勒、点染、皴擦之后,等墨色一干,就会呈现画面效果。这时候,感觉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层次感还不够强,墨色变化不够丰富,就需要醒。

醒是一种强化的手段,对重要部分加以勾勒点染,突出主要部分的精神所在,凸显墨色变化和主次之分。

感觉哪个地方不够,就再进行强化,让对比更加明显、墨色变化更加丰富、色彩更加绚丽。

山水画欣赏

第五步是完善。

对全部的画作做完之后,要对各细节以及整体画面进行补充或收拾,该强调的要强调,该淡化的要淡化,通过艺术化的处理手段,表现出自己所画山水的层次与意境。

感觉满意之后,就要落款、盖章。

落款时注意字体要与画风相吻合,盖章的位置要妥当,不能辛辛苦苦一幅画做完了,落款没落好,毁了自己的心血。

一幅山水画的创作,往往是画家平时对于山水的观察与感悟,长期积累的结果。

山水画的创作,是基画家的格局、气量于一体的,在作画的过程中,大家要特别注意层次感,通过墨色的变化、远近的变化来表现画面感和厚重感,通过艺术化的处理手法,做出一副自己满意的作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雄狮一吼惊天下, 虎豹豺狼俱没踪。 华夏复兴非往日, 风云变幻仍从容。
    艾思阅读 3,315评论 4 4
  • 小奕_28ef阅读 1,886评论 0 1
  • 早上晨跑时耳机里循环播放着朴树的平凡之路。踩着音乐的节奏不断加快速度,汗水顺着脸颊流向脖子,奔跑在立秋之后清晨的空...
    闲茶淡花阅读 1,657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