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是一道脑洞题——面对高等生物的蛋,我们是呵护还是毁灭?全场高能,精彩程度目前第四季最佳。而黄执中不愧是黄执中,如果刨去导师刨去输赢,就我个人认为,MVP当属少爷。好奇心VS安全感,伴随人类终生的终极命题,被执中老师点出,几乎说哭了我。
没有好奇心,虽生犹死。
不记得是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说“成长就是一个慢慢丧失好奇心的过程”。小时候应该有很多孩子被大人打趣地叫过“十万个为什么”吧。我甚至不满足于用“问父母”来满足我的好奇心,去弄来了儿童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天文地理宇宙洪荒,不管看不看得懂,我都拥有着饱满的热情——源于我的好奇心。
而除去这些很具有科学色彩的好奇心,我仔细思考我们最初的好奇心来自哪里——会不会是童话里?我记得我小时候爱听童话爱读童话,对于那些和周边生活相去甚远的“童话”充满好奇,经常拉着父母问:“七个小矮人为什么住在森林里啊?”“灰姑娘为什么可以有仙女教母啊?”“睡美人真的可以睡那么久吗?”不厌其烦。直到渐渐长大了,课本替代童话书成了每日必读,而那里面所逐渐渗透的客观道理也让我明白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可是现在回过头来想,为什么那些虚假的童话几乎覆盖了所有人的童年?除了为孩童营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观,会不会也是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呢?看啊!这里有那么多光怪陆离的设定,和身边那么不同,你不好奇吗?
可是在我的印象中,这种有关“好奇心”的教育,在义务教育开始的时候戛然而止。我们上课时的突发奇想被叫做“跑题”;做作业时候那些不靠谱的联想叫“出神”;想要表达一些可能与课堂不是特别相关的奇思妙想叫“打岔”。同时,我们除了被定义着,还被教导着。而被教导的最多的,大概就是“你应该”吧。
你应该先写完作业再出去玩;你应该先背完课文再看故事书;你应该多想想怎么考高分而不是天天盯着电视看。可是,我好奇那天在外面看到的一片三叶草里到底有没有四叶草;我好奇最后爱丽丝有没有被红女王砍掉脑袋;我好奇这个会放图像的机器这次又会告诉我哪个国家的见闻。可是,可是又来了,长辈们会告诉我们,你要先好好读书,才会渐渐知道这些的,以后才会有出息的,这才是正确的,别整天想着有的没的。一次两次三次,我变得乖乖听话了,不去关心那些“奇怪”的事儿,明白我“应该”要过上什么样的人生。我长大了。
不对,这叫死了。
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几乎就要掉下来了。我死了,死在一句句“我应该”里,死在“我应该”所带给我的安全感里。
长辈们常说的一句话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他们出于为我们好的立场,分享很多人生经验,希望我们少走弯路,告诉我们很多“你应该”。其实确实,很多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对的,而我们在被证实了99次错误之后,大多数也都永远放弃了跟随我们的好奇心去做那第100次尝试。从此,我们披上“安全感”的外衣,脚踏“我应该”的道路,拒绝所有“好奇心”的诱惑,走向一个所谓的“正确”的成功彼岸,走向“虽生犹死”。
我的父母,最希望我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最好是公务员铁饭碗,度过一个安稳的、有安全感的人生。出于对我的爱,这是他们所认为的对我而言最好的人生了,活得轻松安稳。这很好,这都没错,可是这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
我曾经很认同他们的想法,也把那种人生当做自己的追求,“我应该”的烙印深刻入骨。可是在我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在我发现这种生活是“今日复今日”的时候,我害怕极了。我害怕从此生活就可以一眼望到头,不会有什么大差错,可是也不会有什么大惊喜。这样的生活满满都是“安全感”,所有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perfect,可是唯独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
我上大学的时候在报志愿的时候拼死拼活也不要留在省内,要去北上广深的大城市。我曾经以为着只是出于我的虚荣,贪恋大城市的繁华,可现在我才明白,这只是源于我的“好奇心”。我明白,如果我留下来,我接下来的每一步几乎都是可以预见的,很安全,也很无趣。可我不甘心,我好奇在那些大城市,在那些汇聚了各式各样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全国中心地区,我会遇见什么样的人,遇见什么样的事,拥有什么样的、不可知的未来。
人性的本能是趋利避害的,会很容易被“安全感”所吞噬,我也绝对理解很多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以获得“安全感”为此生追求——从不惜代价买房都可见一斑。而“好奇心”所能带给我们最大的礼物就是永远保持着对这个世界和所有未知领域的探索欲,它将赋予我们的人生以无限的可能性,它让我们真正地“活”。
我只能活一次,我不愿“虽生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