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演奏:宇宙与人的意义

艺术是人类热情的流露,生活的自白。 ——傅雷

草原之约

古琴,几千年的高雅乐器,一挑,一抹,一勾,扣人心弦,穿人魂魄。

草原之约

7月29日下午,在斯琴塔娜艺术博物馆小剧场,有幸聆听了这场穿透灵魂的古琴音乐会。

整场音乐会共九首,安排恰到好处,结束时,余音绕梁,不绝如缕,动人心扉。

传统文化中,九个这个数字极具趣味。

古人认为,九在阳数(奇数)中最大,有最尊贵之意,同时也与“久”谐音,所以很让人喜爱。

在古书当中常常出现九,比如《素问》道:“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认为“九”是最高数,超过九,就要进一位,又回到“一”了。

在古代装饰中常常出现九,比如说"一言九鼎"中的九鼎,再比如说著名的九龙壁,这些都寄予着统治者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

在古代建筑中常常出现九,比如说故宫三大殿的高度都是九丈九尺,城门上的门钉也是横九排,竖九排,共九九八十一颗,台阶数了民是九或者九的倍数,连房间数都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我们的祖先认为,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所以至九,刚刚好。

很”巧“的是,这场音乐会的演出曲目数也是九。恰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斯琴塔娜艺术博物院成立五周年,想必艺术家们借此也在祝愿,现在的繁荣和平富强能够长长久久。

琴瑟合鸣

开场曲目《杏花天影》。歌词清雅空灵,曲调回环蜿蜒,如明媚春光开启新一年,开启整场演出。

提到杏花,我们便想到了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伴着琴声,又会出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都是春日融融的美好景象。“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紧接一曲《平沙落雁》,以舒缓的节奏和清丽的泛音开始,描绘了江面上宁静而苍茫的黄昏暮色,而后旋律一转,活泼灵动,点缀以大雁鸣叫的声音,充满了生机,给乐曲增加跳跃感,最后,归于恬静韵律中。整首曲子丰富又有意境,感染力十分强烈。

琴萧合璧

末尾的两首最让人啧啧称赞,《广陵散》《阳关三叠》。且不说传奇的琴曲来源,但说观众反应,只有呼吸和琴声。琴者就像是一个魔法师,操控着大家的情绪,随着曲调变化,大家的呼吸也急缓变化。即使结束,无人离席,好似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古琴的音色本就纯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抚琴者通过曲调,再将自己平和恬静的内心融入其中,这样的音乐情真意切,就像是唐代薛易简《琴诀》云:“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琴与太极

宇宙与人

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很伟大,比如说寿司之神。
一曲谱,几代人细细打磨,不可思议,比如《广陵散》。
一门技术,传承千年,我们尊称为文化遗产,比如古琴。

宇宙通过时空与人建立联结,而人通过器物和宇宙对话。

还记得开头那句话吗?艺术是人类热情的流露,生活的自白。

我们渴望着改变世界,渴望着探寻宇宙,渴望着能在历史中留下些许印迹。为此,我们努力钻研着科技,努力向外太空发出信号,努力创造自己的价值。

搞笑的是,世界从不想着改变我们,我们自己却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改变,还将它称之为成长。

你看,山上那棵600年的老槐树,历经风霜雨雪,仍然生机勃勃且庄重无言。
你看,眼前的这尊古琴,3000多年了,不管是否有人喜欢,仍然谦逊中正,温柔敦厚。
你看,身后的大青山,存在多久了,谁都不知道,只是巍峨屹立,守护着青城。

所以,人啊,别急着改变世界,也别急着证明自己。与时间相比,与历史相比,与宇宙相比,我们太渺小,如大漠沙砾,不值一提。

这也是这场演奏,触动我最深的地方。

PS:感谢带我入场的姨奶奶,因为偶遇到您,才有幸享受这场饕餮盛宴。

草原之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